謝哲青曝美債危機!專家解析2大變數,這類債券才是布局首選

美債避險失靈?謝晨彥解析2大關鍵,提醒這類債券才是布局首選。(美聯社)

隨著全球經濟動盪不安,近期美債市場資金快速撤離,引發投資人高度關注。《下班經濟學》主持人謝哲青也分享,自己手上持有不少美債,不禁疑問:「美債接下來還安全嗎?」對此,財經專家謝晨彥博士點出兩大影響關鍵,並提出未來資產布局建議。

美債短期承壓,兩大變數主導市場

謝晨彥表示,從長線角度來看,美債本身並無大問題,依舊是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避風港。不過他提醒,在接下來2到3年的過渡期內,特別是美國期中選舉前後,美債市場將面臨不少變數。

他分析,第一個關鍵是美國內部政治局勢。川普仍可能帶來不少政策與選情波動,如果共和黨支持度明顯下滑,黨內大佬可能不再完全支持川普;而期中選舉民調一旦出爐,資本市場的走向也可能產生新的變化。這段時間,對美債來說,確實會比較辛苦。

第二個影響因素是全球資金動向。中國持續拋售美債,導致價格下跌;相對地,日本已取代中國,成為最大的美債持有國。此外,美國至今尚未取消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市場普遍憂心通膨問題持續惡化——通膨上升,債券價格自然承壓下跌。只有在景氣衰退時,債券價格才可能反彈。

因此,謝晨彥建議,這段期間美債的角色,應以「領息」為主,不宜期待資本利得。

從股市轉向債市?優先考慮「投資等級債」

面對聯準會貨幣政策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謝晨彥建議,投資人可優先布局企業發行、風險相對穩定的「投資等級債」(Investment Grade Bond)

謝晨彥指出,這類債券受通膨與升息牽動較小,適合作為資產配置核心。他並提供三項選債建議:

◼️殖利率控制在5%~6%之間:若收益率過高,可能隱含較高風險。◼️觀察發債企業的償債能力與外部風險:尤其留意貿易政策變動、地緣政治風險。◼️挑選配息穩定的標的:以創造可預期現金流,強化資產防禦力。

股債如何平衡?資產配置才是穩贏關鍵

謝晨彥進一步指出,若6月中下旬股市如預期強勁反彈,投資人可以考慮適時獲利了結部分股票部位,轉而布局高品質的投資等級債券,以降低整體資產波動。

他提醒,目前市場雜訊繁多,短線震盪難以避免,唯有把握宏觀趨勢、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節奏,才能在混亂市況中進可攻、退可守,穩健累積財富。

FAQ|美債市場與投資等級債常見問題

Q:現在還適合投資美國公債嗎?A:長線仍可持有,但短期內建議以領息為主,不應期待價格大幅上漲。

Q:什麼是投資等級債?A:指信用評級在BBB-以上的債券,發行企業財務穩健、違約風險低。

Q:殖利率要選多高比較安全?A:建議選擇5%~6%之間的債券,收益適中且風險可控。

Q:股市若大漲,還要轉去債市嗎?A:若已有獲利,可適度獲利了結,配置部分資金至穩定型資產,降低整體波動。 (相關報導: 熊市還能撿鑽石!關稅延後資金往哪逃?「3大回春族群」悄悄發動中 更多文章

無論是面對利率變動、政治風險或地緣不確定性,資產配置與動態調整節奏,才是穿越市場震盪的關鍵。投資人應持續關注宏觀經濟變化,靈活佈局,穩健累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