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職市場競爭激烈的年代,精心準備一份「完美內容」的履歷似乎是基本配備,不過有內行人透露,其實「履歷真的不用寫太多」,有名網友在社群平台分享朋友在企業任職人資的觀察,指出許多公司在進行審查時,第一時間看的並不是你寫得多用心,而是「學歷」、「前東家」與「職稱」等相關硬背景。
名校與知名企業才是「通行證」
這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表示,據這位人資朋友透露,HR在篩選履歷時的第一優先是「名校碩博士背景」與「科系是否對口」,其次則是看求職者的前一份工作的企業知名度,最後才會考量性別、年齡與外貌這些非專業條件。
這位HR進一步指出,即便履歷上完全沒有填寫工作內容或自傳,只要上述條件都符合,錄取的機率依然很高,不過如果履歷上標註的期望薪資過高,也常成為被刷掉的關鍵。
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的大量討論,「所以才會建議大家努力讀書考個好學校,有名校加持、有知名企業加持,比你在自傳怎麼表現更有用」、「科系也很重要」、「都是以國立和科系為優先考量」、「很多公司都是看學歷調薪水的,同一個部門,一個學士一個碩士,光靠學歷兩個薪水就差了一截」。
也有網友分享自身經驗,「有朋友台大獸醫,僱主打電話來說:如果你確定要來,另一個清大的我就叫他不用來了」、「同意,幾乎遇到都是這樣,沒經驗就校名,有經驗就公司名,都沒有才看專案」、「自傳只有剛出社會找工作有用,後面都是靠關係挖人或被挖」。 (相關報導: 不是IT人也能年薪百萬!9大「遠距高薪職缺」曝 連新鮮人都能勝任 | 更多文章 )
人力銀行投遞履歷,「自我推薦」欄目比什麼都重要!
也有人資主管表示,若投遞人力銀行的制式履歷,發信時「自我推薦」這一欄非常重要,有時甚至比履歷本身還重要,因為用人單位主管或人資不一定有時間細看內容,這段自我推薦若能明確表達過去經歷,以及求職者有哪裡符合這項職務的需求,字裡行間還能展現自己的個性,對主管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資訊,大大有助於提高收到面試邀約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