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與時俱備 專業分工彷若一個嚴密組織

詐騙集團分工組織圖。來源:風傳媒製作。

詐騙型態日新月異,從過去的電話、假冒警方與銀行專員等進行詐騙,升級到現今的虛擬貨幣、交友軟體、線上博弈、手機、線上交易等詐騙途徑,詐騙集團除了手法與時俱進,分工也越來越專業,對於詐騙集團的分工,你知道多少?

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詐團手法也不斷翻新。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截至2025年2月全台已受理超過一萬件詐騙案件,損失金額高達六十一億元。

而近日又有新的詐騙手法出現:台北市一名女子透過社群媒體認識網友,對方聲稱有朋友在柬埔寨遭警方查獲槍枝,需要支付保釋金與律師費,她因一時心軟而匯款,最終才發現自己落入詐騙陷阱,積蓄全被騙走,詐騙內容搭上柬埔寨詐騙事件,顯示詐騙集團持續在進化。

詐騙集團之所以防不勝防,在於它有相當精密的專業分工,包括電信、廣告行銷、電腦、金融、法律等相關的知識,甚至怎麼寫網頁、APP,詐騙集團裡面也有人懂,這樣的組織結構幾乎等同於一個產業。

金主:負責策畫及指揮

詐騙集團是非常有組織性的犯罪集團,其中各成員職位和工作內容都不同,首先,詐騙集團最頂層一定有個首腦,也就是金主,負責策畫和指揮組織內部的詐騙行為,是最關鍵的人物。

水房:負責金流管理

第二層就是負責管錢的水房,詐騙集團把「錢」稱作「水」,所以水房意指負責收受贓款、製造金流斷點,也就是負責管理錢的部門。水房運作為避免洩漏足跡,常隱身在獨棟別墅,所有成員皆共同生活於其中不得外出,確保資訊隱密性。

水房人員在收取贓款後會以各種管道將錢洗白,製造金流斷點讓檢警機關難以追緝,最後輾轉交付到上游的金主,形成一套完整的洗錢流程。舉例來說,當受害者受騙將錢匯進A帳戶,水房就需要派人接手,將這筆錢從A帳戶轉到B帳戶,再從B轉到C帳戶,將贓款以各種不同形式洗淨,藉此躲避檢警機關追緝。也因為如此,水房需要相當多的銀行帳戶來洗淨贓款,詐騙集團便需要在市面上收購「人頭帳戶」。前些年,台灣爆發全國震驚的「台版柬埔寨」詐騙案,台灣國人赴海外求職卻遭受詐騙事件,那二十幾個人被關綁在大樓出不去的年輕人,都是賣帳戶的人。

那些賣帳戶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被關起來呢?過去,曾有的人賣掉帳戶(平均一個帳戶大概可以賣三到五萬塊)後,一拿到錢的隔天就以「帳戶丟掉」為由跑到警局報案,於是詐騙集團乾脆直接把賣帳戶的人囚禁起來兇殘地虐打,這導致「台版柬埔寨案」有三名賣帳戶的人遭到虐死。

水房在整個詐騙產業鏈的角色,就是不斷去尋找一些「替死鬼」來擔任取款車手,以車手的陣亡率,來換取成功存活淨利;通常水房在派車手去取款時,都會有一個「盯水手」在50到100公尺遠處,監視著車手的一舉一動;一旦車手被警察抓了,就要馬上回報給水房及機房,這筆單失敗。

圖說:詐騙集團中還有負責機房的人員,也就是負責釣魚讓被害者上鉤。圖片來源:Canva
圖說:詐騙集團中還有負責機房的人員,也就是負責釣魚讓被害者上鉤。圖片來源:Canva

機房:負責「釣魚」引人上鉤

接下來是機房人員,負責「釣魚」讓受害者上鉤,機房人員人數較多,也有細膩的分工,像是負責使用電話、手機或網路社群等不同工具接觸受害者,抓住被害者心理,讓被害者上當的話術設計,進而讓被害者心甘情願提供自身財物或帳戶資料。詐騙集團坊間叫做桶子(台語),中型、大型的詐騙集團叫大桶子。

車手:提領贓款

最後再由車手至提款機提領贓款或到指定地點接觸受害者收受財物,後續提交至水房,車手可說是整個產業鏈的最底層,也是最容易被抓及揹負刑罰的代罪羔羊。

系統:IT建置

此外,每個產業都有所謂的「周邊服務業」,而詐騙產業鏈的周邊服務業,就是系統商和料商,這兩個單位也是整個產業鏈當中,最不容易扯上官司的區塊。系統商是具備IT背景的人,從照片機房的建置、網路、電話線路的設定(讓受害人可以接到來電顯示為某公家機關號碼),到假的銀行網站、假的投資平台、假的政府機關網站,甚至呈現給受害者的投資畫面或數據,也可以產生。 (相關報導: 台積電前工程師「離職創詐騙集團」4年吸金65億!受害者多達4000人…前同事也被坑 更多文章

料商:名單供應商

至於料商,指的就是名單供應商。從早期的電話、簡訊,到現在的社群,詐騙集團需要源源不絕的名單;而料商的名單來源,有電腦駭客、資料庫公司等,視名單的「含金量」而有不同的價格,料商將名單收集整理後,就會賣給做桶子的詐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