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月初川普突祭對等關稅重拳,全球股市陷入淒風苦雨。台股清明春假後首日交易慘遭跌停,加權指數暴跌2065.87點,跌幅高達9.7%。接連幾日的慘烈跌勢讓投資人倍感壓力,直到川普突然宣布對75個願意談判國家暫時豁免,但同時將中國關稅調高至125%,市場才出現曙光。
積木塔搖搖欲墜:從20%到145%的瘋狂稅率
這場關稅大戰宛如川普與習近平的飢餓遊戲,兩人在全球經濟棋盤上堆疊危險的積木塔。川普對等關稅戰略先給台灣32%,中國34%,隨後又因中國報復而連番加碼,最終將中國關稅飆升至驚人的145%。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中國股市卻能挺住壓力,深滬港股在短暫下跌後連續上漲,讓人不禁懷疑:為何被重稅打擊的中國股市如此處變不驚?
中國反擊之道:內循環與美企血流成河
當川普揮舞關稅大棒,中國展開「內循環」自保策略。王岐山曾言「中國人吃草也可以撐一年」正在應驗。中國禁止美國電影進口,拒絕Nike、Apple產品,反而讓美國企業承受更大壓力。Nike股價從179.1美元慘跌至52.26美元,蘋果從260.1跌至169.21美元,市值蒸發1.667兆美元。科技巨頭輝達、AMD更是市值縮水超過40%,美企在中國市場的損失慘重。 (相關報導: 台灣未入首輪談判國!美方關稅布局釋出什麼訊號?是利空出盡,還是台股新機會 | 更多文章 )
美元霸權的終結與人民幣崛起?
關稅戰背後是更深層的金融戰。川普一人獨斷破壞全球對美國的信賴,下一步戰場必然延伸至美元與美債。美元指數已觸及低點100.73,美國長期以來靠印鈔與債券支撐的霸權地位開始動搖。諷刺的是,川普試圖迫使貿易順差國家「吐錢」的做法,可能反而為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空前機遇。(本文經《先探投資》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