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澳洲洩密醜聞連環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PwC為防「再捲入」,退出非洲十多國業務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PwC,香港與中國翻譯為「普華永道」。(翻攝自微博)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PwC(PricewaterhouseCoopers,中港譯名普華永道)近日宣告,結束他們在十多個國家的業務,之所以撤離這些地區,是因為其全球總部評估規模過小、風險過高或利潤過低。但主要因素則是,隨著該品牌接連爆出多起重大醜聞後,他們與各地合夥人分歧愈來愈大,而在業務量與獲利壓力影響下,PwC決定以退出的方式,防止未來再有類似醜聞或弊案發生。

《金融時報》(FT)報導,PwC在全球營運模式,主要採取與不同國家當地獨立企業合夥,藉此組成一個跨國會計與審計事務平台。此波退出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非洲法語區,一口氣和10個國家的合夥事務所解除合作關係,包含辛巴威(Zimbabwe)、馬拉威(Malawi)等。

自2021年一份由19個國際媒體與非營利組織曝光,名為「剛果機密」(Congo Hold-Up)機密文件外洩後,PwC在非洲的業務,就受到自家總部高度監督與審查。因為該報告揭露包含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境內多家銀行,涉及大規模貪腐與挪用資金的醜聞,其中PwC就是多家金融機構背後的審計單位。

經擔任PwC法語非洲資深合夥人的蒂南(Nadine Tinen)向外媒表示,「這家會計師事務所比過往更保守這點,我們絕對能理解,畢竟當你嘗試以透明度與貪腐相關的風險指標進行檢查時,非洲法語區的國家,總會出現在名單上。這其實並不稀奇。」事實上,隨著PwC在全球各地接連爆出多起大醜聞後,全球總部開始要求,停止服務那些「高風險客戶」,這個看似自保的要求,卻讓非洲當地業務迄今流失超過1/3。

恒大集團。(美聯社)
恒大集團。(美聯社)

回顧PwC被爆出的多起重大醜聞

從中國市場開始,被北京官方查出「隱匿與縱容」地產開發商恒大(Evergrande)造假其財務報表,遭禁簽審計報告長達六個月,導致大量客戶出走、特別是那些國有銀行或大型中央企業,讓普華永道在中國與香港兩個市場都損失慘重。不久之後又被澳洲媒體爆料,稱一名當地稅務合夥人濫用政府機密資料,引發政治風暴。這些醜聞也隨之影響PwC的品牌信譽,被沙烏地主權財富基金(PIF)停止合作一年。

其實不只PwC採取切割或退出的方式,四大另一個品牌KPMG,也為了降低風險與節省成本支出,開始要求旗下業務量與規模較小的事務所進行合併。

隨著PwC解除與非洲法語地區合作後,原先的30名合夥人,大約有一半比例加入新成立的業務架構:一個是由蒂南領導、總部位於喀麥隆的「Vinka」,該公司致力於重建類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的專業服務機構;另一家則名為Mansa,採取以國家為單位進行合作,專注在稅務與法律業務。蒂南表示,假如你真的在非洲當地生活過,就會知道這邊,「對所謂風險管理的理解,與遠在海外的決策者大不同!」 (相關報導: 對中關稅一口氣漲到245%,川普到底想幹嘛?《華爾街日報》獨家:他想用關稅孤立中國 更多文章

不過,面對全球業務縮編,PwC非常低調、也拒絕多做回應。該公司僅在官網發表簡短聲明,稱退出法語非洲、是集團一個策略性改變,「未來將持續在非洲維持營運,並已為客戶準備好後續的服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