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祭出145%高關稅,為避免台灣成為中國洗產地破口,財政部提出「三道防線」防堵違規轉運。不過,民進黨立委吳秉叡今(16)日擔憂,台美對原產地的認定有所落差,恐產生「台灣幫忙中國洗產地」疑慮。財政部回應會鼓勵業者降低產品含中成分,同時針對檢舉洗產地承諾研議給予獎金。
財委會今日邀請財政部長莊翠雲、經濟部、農業部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吳秉叡指出,進口至美國的產品,只要原料超過35%來自中國,美國就會認定為「中國製造」,但台灣對產品產地的認定辦法是,無論原料來自哪個國家,只要在台灣製造附加價值超過35%,該產品就是「台灣製造」。
吳秉叡質疑,美國與台灣對商品產地的認定上有所落差,美國會不會認為台灣在幫忙中國洗產地?政務次長江文若 回應,經濟部會積極鼓勵降低產品含中成分,並輔導業者進行轉型。吳秉叡建議,台灣銷入美國的產品,原產地定義要跟美國採取接近或一致標準,才不會讓美國有「洗產地」疑慮。
此外,吳秉叡關心,美中貿易戰使「洗產地」問題被重視,2018年至今財政部共罰了多少金額?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自貿港區抓到43件,罰了100多萬,未來將擴大查查範圍,並每兩月向財委會提查察報告。吳秉叡也問,「財政部鼓勵民眾檢舉洗產地,是否增加誘因給予獎金?」對此,財政部承諾研議。
為防堵中國出口貨品規避美國加徵關稅,透過偽冒台灣製造後違規轉運「洗產地」至美國,財政部提出「三道防線」防堵違規轉運。財政部指出,第一,「事前預防」部分,財政部將配合經濟部公告,要求廠商出口時檢附文件,並與經濟部合作,篩選高風險貨物及廠商嚴審,海關也要主動提示注意訊息,輔導出口廠商強化法遵。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大刀汽車產業全軍覆沒?謝金河點名這台廠展現韌性:股價止跌反彈 | 更多文章 )
第二,「事中嚴查」,針對出口美國貨物,篩選可疑目標,海關查驗貨物時,嚴查產地。針對高風險業者,海關於保稅倉間加強查核貨品標示;第三,「事後懲罰」,海關查獲廠商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標示不實,最高可處新臺幣300萬元罰鍰或禁止1年輸出入貨品。若海關於自由貿易港區查獲違規廠商,可停止廠商6個月以下進儲貨物或廢止營運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