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忽冷忽熱,又時常下雨,不只令人難受,也容易因濕氣過重而引起屋內霉斑問題。對此,就有網友表示,除了使用除濕機外,還發現冷氣也有除濕功能,所以好奇冷氣可以取代除濕機嗎?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不過,專家就提醒,開冷氣除濕雖然方便,但耗電量卻比除濕機高出2倍,相較之下,反而除濕機效果更佳又省荷包。
冷氣1常用功能別隨便開!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最近天氣實在太潮濕,家裡的除濕機一直在工作沒休息過,直到近期才知道冷氣可以開除濕功能,所以想說試用看看,畢竟家裡不可能每間房間都有除濕機,「所以想請教一下冷氣開除濕的功能好嗎?可以取代除濕機嗎?」
貼文曝光,隨即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紛紛表示,「會,但是越開越冷,不過除濕速度比除濕機快。要快速消除潮味又不能開窗戶的時候,就開冷氣除濕」、「 不行~要買除濕輪式除濕機,冬天才好用」、「冷氣除濕效果好像比除濕機厲害」、「直接用除濕機比較省電,用空調的除濕功能很耗電」、「除濕機的除濕效率比冷氣高」、「夏天用冷氣除濕,冬天用除濕機」、「我問過師傅他說功效不大」。
經濟部證實「狂耗電又長霉菌」,一按電費暴增2倍
事實上,經濟部能源署曾發文解答,冷氣機藏有神級和魔級的按鈕,而所謂魔級按紐就是「除濕模式」,雖然開冷氣除濕只需除濕機約1/3時間,但耗電量卻高出2倍,而且其實冷氣模式已具備除濕效果,所以不用另外開除濕功能。相反地,神級按鈕就是「舒眠模式」,會在人睡後將溫度上調1-2度,避免在半夜覺得太冷,而且每上升1度也能省下6%的電。
YouTube「空調小教室」師傅老柯也表示,使用冷氣除濕功能是NG行為,因為當開啟冷氣除濕功能,其實是幫室內空間除濕,但冷氣內部反而因此潮濕,假設冷氣排水沒做好,導致水殘留,就會使冷氣內部濕度過高,時間久了,就會形成霉斑,未來還要花一筆錢修冷氣,也得不償失,所以同樣建議使用除濕機進行除濕工作。
不過,除濕機拿出來也要擺對位置才有效,台電就指出,除濕機應擺在室內空間中央處、空氣流通的空間、平坦處;不要擺在「狹小密閉的空間」、「容易濺水的場所」、「周邊勿放漏油、發熱的器具或是易燃物」。
完整討論:《會開冷氣除濕嗎?》 (相關報導: 不只洗衣機、冷氣!能源署曝9大家電「沒開機也耗電狂燒錢」,從來不知道要關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