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光鮮亮麗,是很多大學生的憧憬,但要成為服裝設計師該怎麼做?讀完服裝設計學校就行了嗎?
風傳媒 學長姐說頻道 獨家專訪到台灣第一位進駐台北101地面層的個人服飾品牌設計師(與跨國名牌品牌同一層)、也在2014年拿到金頂獎(中國服裝設計界的奧斯卡)「年度十佳設計師」冠軍的潘怡良,分享設計師這條路該怎麼走?
以為畢業就能當設計師?日本業界大老:至少要練十年
潘怡良說,家裡是做服裝代工廠,但小時候對於服飾、貿易並沒有特別有興趣。她從小就很喜歡「美」的事物,舉凡歌唱、音樂、繪畫都有學過,而真正決定往服裝設計的方向走是大學才決定的。
「因為爸爸說學音樂不會賺錢啊。」潘怡良開玩笑地說。決定大學科系的時候,畢竟家裡就是做針織服飾,她順勢而為,選擇去日本念跟服裝設計比較有關的織品系。
「我選的(科系)很冷門,可是學的人很少也代表具有獨特性。我學會從一根紗線開始,從布料的材質創造,比起直接用現成布料的設計師,能掌控的更多。
這是成為成功的設計師的重要關鍵,因為你必須除了會設計,還要有扎實的基礎,從選布料到挑質地,再到成本控制,才能在業界生存。」
潘怡良念的是世界十大設計學院之一的日本文化服裝學院(Bunka Fashion College),山本耀司、藤原浩都是傑出校友。可是當時的她沒有明確目標,不曉得為什麼要常常熬夜、花很多時間做設計、做衣服,直到大二那一年才熟能 生巧,喜歡上自己設計的作品在手中完成的成就感。
當時的她,本以為畢業後就是設計師了,甚至在實習階段直接了當地問公司社長「我什麼時候可以當設計師?」社長毫不客氣的回答:「至少要十年的時間!」
而且在日本,身為研修生還得為公司設計師準備茶水,當下的她有些受到打擊,「真的會覺得:天哪為什麼我要做這個!」回想起來,她笑著說,雖然無奈,但還是只能繼續在公司的各部門實習,就為了能到心儀的設計師底下學習。
那年,從管理倉庫開始、一路到手工縫製、設計師助理,這些看來繁瑣的實習內容,都為日後創立品牌打下深厚的基礎,讓她從服裝設計、定價到出貨、店面銷售等都能理解和掌握。
「如果你一開始就做設計師,可能不會顧慮到衣服的成本、打版,底下人在幹嘛你都要了解,要找到問題,跟他們互動才能好好合作。
畢業不能馬上當設計師當然很失望,後來才知道學習的過程不是出學校就停止,而是透過實習才開始。現在想想,幸好不是一開始就當設計師,不然這些都學不到了。」
那麼,懂設計以後就能當設計師了嗎?
經過一年的實習,潘怡良回到台灣先在家裡的工廠當業務,做樣品和翻譯報價等工作。大約四、五後,考量到人力成本,工廠移往大陸。但她不想放棄原本工廠裡有著專業手藝的老師傅們,加上自己也有了一些銷售經驗,存了點錢,也有了些實務的能力,才決定試著開創個人品牌。 (相關報導: 10萬人只有1人能靠漫畫吃飯,但他成為第一個登上日本《週刊少年JUMP》的台灣人! | 更多文章 )

但做品牌哪有這麼容易?潘怡良說,她對品牌的定位是高級訂製服,可是在沒有知名度的情況下不可能到百貨公司設櫃,雖然會設計卻無處發表作品。於是她只能透過參加服裝秀,期待作品被伯樂看見。終於,當時的衣蝶百貨獨具慧眼,她才有機會以「GIOIA PAN」的名號進入鼓勵新銳設計師的專櫃「衣蝶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