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對美中貿易戰擴大的不安氣氛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前往馬來西亞,並在當地報紙發表長篇署名文章,不只強調中馬友誼,更喊出打造「更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再度展現中國加快整合區域盟友、圍堵美國的戰略企圖。
習近平為何選在此時拉攏東協?
習近平這次訪問,不僅強調與馬來西亞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也明確提出要與東協國家一道,聯手抵抗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擺明針對近期川普大幅提高對中國商品關稅。專家指出,中國此舉正是要建構區域經濟「安全網」,減輕對美出口衝擊。
中國東協貿易升級成功,是否成為對抗美國的最大底氣?
中國與東協之間的「自貿區3.0版」談判已正式告終,將拓展至數位經濟、綠色產業與供應鏈互通等新興領域,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第一季中國與東協貿易額達人民幣1.71兆元,年增7.1%,製造業商品占比更超過九成,顯示雙方經濟關係極為密切。
為什麼美國應該感到擔憂?中國正在打造替代市場?
美國針對中國的145%關稅大棒雖暫時排除東協國家,但中國正積極引導出口轉向亞洲與「一帶一路」夥伴,事實上,2025年第一季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總進出口額已突破5.26兆元,占中國外貿總額超過五成,展現擴張新市場的實力與意圖。 (相關報導: 中國找到強援了!習近平火速簽45項合作 專家爆:川普30天內恐跪求和 | 更多文章 )
中國能靠這場貿易聯盟逆轉局勢嗎?還是只是反擊的起點?
習近平在文中不斷強調「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僅對馬來西亞,也是對整個東協喊話,從提升合作層級,到全面深化貿易制度標準與合作形式,中國正以「結盟包圍美國」的方式展開反制。川普的關稅戰,可能反而促使中國加速形成新型貿易同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