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泉觀點:國發會宜推動友善的留學環境─康寧斯里蘭卡案的思考

作者認為,一些媒體報導康寧大學斯里蘭卡籍留學生於台打工期間,被壓榨剝削,學生遭受不平等的對待;而教育部認為康寧「犯下嚴重疏失」因此給予嚴懲。但事實真相果真如此嗎?(資料照,取自康寧大學官網)

少子化海嘯衝擊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就高等教育而言,私立科大協會理事長葛自祥校長曾預估目前的100所私立大學約66所要關門,哀鴻遍野。但筆者在「高等教育十字路」的願景(風傳媒2017.11.16)的尾段,認為全球華語熱,華語是全球第2大語言產業,台灣與中國是全球兩大華語輸出國,因此外國生來台華語留學的動機強。既然來台動機強,只要台灣掃除留學障礙,少子化海嘯「不僅不足擔憂」,剛好是台灣發展價值專屬「華語留學產業」的無窮動力。那麼到底留學障礙是什麼?

近日康寧大學招收斯里蘭卡留學生案,被一些媒體報導為「荒腔走板」,教育部認為康寧「犯下嚴重疏失」因此給予嚴懲。事實真相果真如此嗎?筆者認為不見得,一些媒體與教育部恐混淆了一些事實真相。本案正好點出台灣值得改善的一些留學障礙。

康寧大學(取自康寧大學官網)
康寧大學(取自康寧大學官網)

筆者先點出媒體訊息的4個自相矛盾。

矛盾1:一些媒體說斯里蘭卡學生在台南的屠宰場工作,被壓榨剝削,學生很可憐。但是台南當地媒體中華日報2018.11.6的報導是「只有屠宰場的老闆善待他們----仍有學生在屠宰場工作。為了保護老闆,不希望媒體窮追猛打」「屠宰場老闆對他們最好」。似乎「對學生最好的屠宰場老闆」被報導為壓榨剝削者?

矛盾2:一些媒體很肯定的報導斯里蘭卡學生是拿「觀光簽證」來台,因此國民黨立委跟進質詢是不是有力人士關說,才能以觀光簽證來台就學。但康寧說學生都有「工作證」,而觀光簽證來台,不可能核准工作證,因此訊息矛盾(外交部出面證實是拿「學生停留簽證」抵台再辦「學生居留簽證」)。

矛盾3:一些媒體說學生是「假留學、真打工」。但只要上網,就可發現主管外籍生的教育部姚立德次長令人敬佩的是「因家境不寬裕,姚立德要自己張羅在台北念書的生活費。----店家需要年輕人手,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10點他打著赤膊又熱又累的揮汗工作」「姚立德當時根本無力負擔租屋費用,靈機一動,就到學校附近的貿易公司應徵夜間警衛,公司有沙發可以休息,他晚上巡邏後,就躺在沙發補眠,省下住宿費」「專三與專四那兩年,幾乎沒有睡過床、蓋過棉被」。姚立德打赤膊揮汗與打夜班睡沙發,「真打工」讀到博士。既然如此,斯里蘭卡學生真打工為何就不能讀到博士,為何就是假留學?這不是邏輯矛盾嗎?電視採訪中,斯里蘭卡生說的很清楚「我想要讀書」。根據教育部先前的調查,斯里蘭卡的家長普遍重視子女教育,因此是真留學。

矛盾4:媒體報導教育部說「這批學生英文能力很薄弱」,但另一名康寧老師卻說,這些學生「英文能力絕對可以PK掉一半以上的台灣學生」,有的學生程度很好。斯里蘭卡是英國殖民地,目前仍屬「大英國協」,根據教育部先前對斯里蘭卡的調查,出國的斯里蘭卡生屬英文流利的私校生。

媒體的訊息矛盾不只這4個,但「言之鑿鑿」之下,很多人片斷地信以為真,以訛傳訛。到底台灣的留學障礙是什麼?所謂留學「招生」,簡言之就是「招」學子來台「生」活。分為「招」與「生」兩大層面。 (相關報導: 斯里蘭卡外籍生淪黑工 康寧大學:不知情,但有行政疏失 更多文章

就「招學子」而言,過去最大的留學障礙之一是教育部將「留學代辦」與「招生仲介」混淆,造成所有大學極大的困擾。2018年10月24日鍾佳濱立委針對這個問題質詢教育部姚次長。終於教育部在立法院正式澄清:一、同意「留學代辦」與「招生仲介」是「兩回事」。二、教育部尊重「留學代辦」可合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