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9日正式生效不到1天,他即宣布針對「未祭出報復性關稅的國家」暫緩實施90天,期間僅課徵10%的基準關稅。然而,美國仍維持並加碼對中國課徵至145%的關稅;中國則以「125%」回敬。在美中貿易大戰升溫的情況下,川普對中國的「終極戰略」是什麼,誰又能撐到最後?《經濟學人》提及了一項「中國能傷害美國的武器」。
在關稅暫緩令生效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將即刻提高至125%,但先前已因致命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問題對中國課徵20%關稅,因此總計累計稅率為145%;中國政府則於11日再度反擊,將對美加徵稅率由84%提高至125%。而在川普對等關稅出台之初,北京當局即迅速地祭出反制「組合拳」,除對美實施報復性關稅反制外,還包含7項重稀土出口管制,外界認為這精準打擊了美國軍工產業命脈。
4月4日,據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的出口管制公告,有「工業黃金」之稱的釤(Samarium)、鈧(Scandium)、鏑(Dysprosium)、釓(Gadolinium)、鋱(Terbium)、鑥(Lutetium)、釔(Yttrium)等重稀土元素的產品出口,須申請許可,且要詳述客戶與材料用圖。所謂「重稀土」,是指原子序數較大的稀土元素,在包括雷達、飛彈等眾多軍事領域被廣泛應用。

彭博(Bloomberg News)分析,中國重稀土管制措施可能對美國企業產生廣泛影響,因為這些元素涉及光學雷射、雷達設備,通訊和其他先進技術;而中國這一輪管制,也被認為將對美國及全球軍工產業格局產先重大影響。當稀土元素變成貿易戰的一部分,《經濟學人》指出,雖然中國出口管制尚不算全面禁令,但有可能升級成為禁運,而中國早已對其餘相對不稀有,但仍屬關鍵的金屬實施出口禁令,並加強對其餘金屬的控制,因此,問題在於,稀土禁運的破壞力有多大?
重稀土威脅性有多大?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最新一輪回應關稅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造成更大衝擊的原因有三,一是選擇了最難替代的「重稀土」,如用以調節節風機、噴射機和太空船磁鐵中的熱能的鏑和鋱,顧問公司CRU指出,「馬達越大,就越需要重量更重的稀土元素。」此外,剩餘5種金屬,則是對人工智慧(AI)晶片至關重要,甚至用於核磁共振掃描儀、雷射與光纖。
第二點原因,中國在重稀土的生產中比輕稀土更具主導地位,它不僅控制了國內的大部分開採,還掌握緬甸的稀土礦;更關鍵的是,中國處理了全球98%的稀土原料。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報告顯示,美國有 高達83.7%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其中重稀土依存度更來到97%。第三點,《經濟學人》形容,這可能讓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也就是「中國擁有強大的執行力來實施禁令」。 (相關報導: 本周最強內幕》誰讓川普踩了關稅煞車,美債有多關鍵?「美國讓中國再次偉大」封面故事:台灣是送習近平的大禮? | 更多文章 )
研究機構Adamas Intelligence指出,中國政府除可以追蹤每一噸稀土的開採與加工過程,並掌握最終流向外,也監控全球企業的需求量,能辨識出哪些異常國家可能轉售給美國。因此如果中國大力打擊漏洞,「附帶損害」可能會很大。曾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資深礦業人士認為,在中國極力封堵各種繞路方式的情況下,第三國可能不會急著協助美國。因此,中國的禁令將對美國造成重大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