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惡鬥激化,川普和習近平進入「膽小鬼賽局」。當兩隻大象在房間裡打架,擠在屋中的賴清德不知所措,拙於國際談判,昏招百出,自掀談判底牌,又把「雞蛋全放進同一個籃子」,全部籌碼「梭哈」押在川普身上,不知分散風險。
玉樹歌終王氣收:急急自掀手中底牌
首先,賴清德政府談判沒有節奏,沒有縱深。事前未完整掌握情資,就急著自掀「脫中入北」的底牌;放眼國際,很少有國家將大規模赴美投資,當作主要談判條件。賴政府不如越南政府,越南還將嚴查中國商品洗產地、管制對中出口晶片,據此作為跟川普政府談判的籌碼。然而,賴政府在對美談判之前,就自斷與北京的所有關係和管道,近乎對陸配及其子女「種族清洗」,哪來本錢和籌碼跟美國談判?與美交涉又是否有準備好各種不同排序的「最佳替代方案」(BATNA)?
美國覬覦台灣半導體,要台積電去救英特爾變成「美積電」,要聯電去救格羅方格成為「美聯電」,未來還要台灣大買美債。台灣外匯存底總額約5700多億美元,其中約半數都以美債形式持有,這些錢會不會淪為如同廢紙的「百年零息債券」?政府應當要為台商找出路,而不是製造障礙,如果把籌碼全部押給美國,等於徹底表態「倚美抗中」,這對經貿戰略難道不是製造更大的風險?

雁行高送石城秋:談判小白慷慨「捐軀」
其次是談判代表,美國國安高層角力出現「MAGA派」對上「新保守派」,台灣政府高層長期苦心經營的人脈面臨「斷線危機」,對美談判這樣重要的工作,我國國安會既缺少國際財經談判專家,「讀書會閣員」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拿顛三倒四的川普沒皮條,只能躲在一邊納涼,迫使出身文化部長的副閣揆鄭麗君被推上談判前線,卻又毫無國際經貿談判經驗,只怕準備前赴華府沙場「捐軀」。
第三是談判管道,賴政府沒有找到「有力人士」。日本首相石破茂過去許多路線主張與川普相左,當川普當選後,石破茂積極希望與川普會面,就碰了釘子,不過石破茂並沒有放棄,而是想起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川普第一任期時,安倍和川普打了很多次小白球,電話一聊就1.5個小時,石破茂於是盡釋前嫌,說動了安倍昭惠拜訪川普,終於搭起溝通管道,也如願訪美舉行「川石會」。
江山不管興亡事:安倍昭惠堪稱好棋
賴清德與安倍家的交情匪淺,曾參加安倍晉三的喪禮,自去年520上任後,安倍昭惠已兩度訪問台灣,我國安團隊為何不善用安倍家族與川普家族的關係,透過安倍昭惠作為改變川普的突破口?根據《安倍晉三回憶錄》中透露,川普很重視元首之間的私人情誼,美國白宮國安會官員為了改變川普的想法,還會透過安倍晉三這個管道,繞一個彎對川普進行說服工作。

但最要命的是,賴清德盲動又躁進,總在壓力下倉促決策,從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大刀,更凸顯其剛愎執拗的弱點。不但沒請蔡英文出馬,也不知借重蕭美琴的對美關係;竟自掀底牌,讓談判對手知道自己「手上的冰淇淋正在融化」。蔡英文在自傳《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其中一章是「一場談判十年工」,文中寫道:
我在談判桌上學到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絕對不要在壓力下倉促做決定,也不要讓別人看出你正在承受壓力。在壓力下倉促做的決定通常是錯的,一個慎重的指揮官不會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就下令部隊攻擊。而且,如果你這麼魯莽地做了決定,不管是你,或者是你所代表的國家、政黨、團體等,遲早得為此一錯誤付出代價。
一任斜陽伴客愁:「倚美」風險倏忽眼前
台灣中南部的傳統企業,面臨美中關稅大戰的衝擊,恐將難逃劫難。《華爾街日報》最近一篇題為「美中要打經濟戰,全球無一倖免」指出,美中脫鉤已然步入新階段,全球各國都會捲入風暴,難逃厄運。台灣是個外貿導向的經濟體,出口佔GDP的6成以上。而對美出口又佔這6成中的23.4%。換算下來,出口到美國的總額,佔台灣當前GDP的15%,又以科技產品佔比最高。即便關稅從32%拉低到10%,對薄利多銷的出口業者還是龐大壓力。除了高科技業,更要當心中南部的傳產業者,恐將出現大反撲。
賴清德的國際談判,意識型態先行,沒有談判縱深,也沒有談判節奏,而是在時間壓力下倉促決定,自掀「脫中入北(美)」底牌,注定被川普吃得死死的,還要被汙辱說「kiss my ass」,唾面自乾。與其由鄭麗君率團赴美談判,不如設法透過安倍昭惠來改變川普的想法。 (相關報導: 揭川普關稅戰背後謀略 胡一天:美國9兆國債即將到期,台灣「這1招」可成破局關鍵 | 更多文章 )
眼見賴清德在國際事務層面的應對表現,真的遠遠不如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