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高關稅影響台中產業甚鉅,台中市議會9日進行第4屆第5次定期會,多位議員關心台中市政府如何提出因應政策,並有議員要求市府動用產發基金29億多元,對於盧秀燕市長在議會答詢表示,目前已經透過工商業界進行了解這波關稅所造成得實質影響,目前除了配合中央提出的880億補助政策之外,市府根據廠商實際需求也會使用產發基金和第二預備金共計34億多元,協助廠商度過難關,如果還不夠,將請議會申請編列特別預算協助。
而市議員吳瓊華感謝市長盧秀燕火速召集各產業代表進行座談、責成市府經濟發展局於一週內完成產業調查,她進一步關心至今受衝擊的產業及受影響的樣態與規模。對此,盧市長表示,市府已初步試算因高關稅所產生的三種影響樣態,分別為退單、暫緩出貨與分攤關稅成本。
盧秀燕表示,針對美國高關稅,市府根據調查試算,第一種影響樣態是「退單」。原本已下訂單的買家突然取消訂單,若以10%的關稅作為推估基準,初步評估將會對台中市的六大重點產業造成影響,包括機械、工具機、手工具、自行車、基礎製品與五金零件。目前先以這六大產業作為觀察範圍,但並非所有產業都受到影響,因為有些產業(如藥品、晶片等)並不適用目前美方宣佈的32%關稅政策。若這類退單狀況發生,並假設會影響產值的10%,市府預估六大產業在台中的出口產值將受到約630億元的影響。
第二種樣態是「暫緩出貨」。盧市長指出,假設買家並未取消訂單,而是要求延後交貨,雖然最終仍可能完成交易,但企業需要承擔額外成本,如原本要出貨到美國的貨品無法如期出貨,只能暫時倉儲,增加倉儲與資金壓力。針對此類情形,預估在台中的六大產業中,將會產生約175億元的影響。
第三種樣態則是「分攤關稅成本」。原本應由買家(如美方)承擔的關稅,現在轉由台灣廠商吸收。若以10%關稅影響來估算,台中業界可能需要自行吸收的稅金成本約為17億元。 (相關報導: 「經濟學明明都有教!」美前財長警告川普:關稅鬧劇不停止、本土超過200萬人將面臨失業 | 更多文章 )
另外台中國際會展中心10月將辦理首次展覽,市議員楊大鋐關心美國對台加徵關稅,是否影響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首次展覽, 市府經濟發展局說明,會展中心目前正在驗收中,後續點交予外貿協會裝修後,預計10月正式啟用,首展由台灣手工具公會規劃「2025台灣國際工具博覽會 x 五金工業展」,公會規劃共8大展區,400個攤位,目前報名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