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無預警宣布,將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國產品課徵高達32%的懲罰性關稅,並於 今(9)日正式生效。 對於長期仰賴出口的台灣產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科技、製造與電子商務等核心 sector 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這場瞬息萬變的局勢,被動等待絕非上策。專家分析,台灣品牌唯有積極擁抱數位資源,轉化行銷思維,方能在危機中尋覓生機。這不僅是一場挑戰,更可能是一次促使台灣產業升級轉型的契機。
針對台灣產品即將面臨的關稅壁壘,導致在美國市場競爭力驟降的困境,專家提出三大應對策略。首先,企業應強化品牌內容價值,透過技術白皮書、成功案例、應用影片等方式,擺脫單純的價格競爭,建立以專業與信任為基礎的品牌形象。其次,轉向多元市場布局,積極開拓東南亞、歐洲等新興市場,並結合 TikTok、LinkedIn 等不同社群平台,運用多語系內容進行精準行銷。最後,深耕 B2B 客戶關係,透過定期的技術簡報與客製化的商務條件,加強與客戶之間的連結與信賴。
對於代理美國品牌的台灣業者而言,雖非直接承受關稅壓力,但品牌總部可能因應全球利潤結構調整進貨成本,加上消費者對「美國貨漲價」的預期心理,使其經營更加艱難。專家建議,此類業者應誠實溝通價格變動,透過社群、電商及客服等多方管道,清晰說明價格調整的緣由,爭取消費者理解。同時,可考慮推出加值型促銷,如限量包裝、會員專屬贈品等,提升產品的價值感。更重要的是,應深化品牌信任,以品牌精神與研發故事為核心,建立消費者「不是因為便宜才買」的品牌忠誠度。
即使未直接被課徵關稅,但物流、廣告與平台費用等成本的疊加,已使台灣電商平台的價格競爭力面臨挑戰。專家建議,電商業者應精選產品組合,保留高毛利與高認知度的產品,淘汰低效益的 SKU。同時,應強化廣告精準投放,善用 GA4 與再行銷串接,集中資源提高廣告轉換率。此外,試水新興市場,減少對單一美國市場的依賴,轉往 Shopee、Lazada 等新興平台尋找新的增長點亦是可行之策。
面對這場由關稅引發的產業變局,專家提出五大數位轉型策略,協助台灣企業化危機為轉機。首先,全通路整合行銷至關重要,透過 LINE、FB、IG、TikTok 等平台建立一致的訊息,並與 CRM 系統串接,提升轉換效率。其次,應建立數據導向決策的機制,以 GA4、Meta Pixel、DCO 及 A/B 測試為日常工具,優化行銷策略。再者,品牌忠誠經營不可或缺,強化會員制度與社群互動,延長顧客終身價值。此外,AI 內容應用能有效節省人力與時間,利用 ChatGPT、Midjourney 等工具快速生成與測試內容。最後,建立危機應變系統,透過社群聆聽工具即時預警,並制定品牌溝通指引,方能臨危不亂。 (相關報導: 國安基金護不住!台股再爆摔1068點 台積電殺到剩7字頭、鴻海吞第3天跌停 | 更多文章 )
總結而言,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無疑為台灣產業帶來嚴峻的挑戰,但也可能成為推動企業數位轉型的加速器。與其被動等待市場回溫,不如積極擁抱數位化浪潮,強化品牌價值,深耕客戶關係,方能在這場變局中站穩腳跟,甚至開創全新的發展格局。能否穿越這場寒冬,取決於台灣企業調整的速度與升級數位實力的決心。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亞瑞特官網或 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