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部分商品課徵104%關稅 白宮:8日生效9日開始徵收

川普政府對中國賣往美國商品實施重稅,於美東時間8日中午起生效,美國海關將從9日開始實際徵收。(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白宮近日宣布,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新一輪懲罰性關稅已正式生效,總稅率高達104%。此舉源於中國未在美國政府所設下的期限內撤除其報復性關稅,進一步加劇了美中貿易緊張局勢。

在中國未能於美東時間8日中午12點前撤除其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後,川普政府決定對中方祭出更嚴厲的關稅措施。這項行動是在川普總統強調「中國急著想達成協議」的背景下做出的。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於9日證實,美方將自4月9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總額達104%的關稅。她在8日的白宮記者會中再次重申川普的立場,表示他認為中國最終勢必要與美方達成協議。

「總統相信,中國必須與美國達成協議。中國選擇報復,是個錯誤,」萊維特對媒體表示,「當美國被攻擊時,川普總統會以更強硬的手段反擊,這就是為什麼今晚午夜起,對中國的104%關稅將正式生效。」

她還補充說,川普也提到,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願意啟動談判,他將會「表現出風度」。

萊維特說明,川普已正式批准額外加徵50%的關稅,這是在原先對中國商品課徵的20%與34%基礎上再疊加,使得美方對中國部分進口商品的總關稅率飆升至104%。這項措施已於美東時間8日中午起生效,美國海關將從9日開始實際徵收。

川普貿易政策目標明確:逼各國重談有利美方協議

白宮指出,這一系列加徵關稅的措施,並非單一針對中國,而是整體貿易策略的一環。川普政府的核心訴求,是迫使各國放棄不公平的貿易壁壘,並提出能真正改善雙邊貿易失衡的協議。

「總統的訊息從來就沒有改變過:拿出對美國有利的提案,他願意傾聽,」萊維特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她強調,美國不再容忍其他國家利用不對等的關稅制度或非關稅障礙削弱美國工業,而中國的報復性措施正是最典型的例子。她直言:「那些選擇報復、繼續剝削美國勞工的國家,是在犯下嚴重錯誤。」

川普政府主張,美國必須重新強化本國的製造能力,尤其是在糧食、藥品、戰略礦產等基本物資領域,避免過度依賴外國供應。萊維特在記者會中強調,總統對國防供應鏈的重視不僅關乎經濟,更牽涉到國家安全。

「美國不能仰賴其他國家來供應我們的基本生活物資。」她說,「川普總統相信,一個強大的美國,應該要能自給自足,並將美製產品輸出到全球市場。」

儘管川普政府將消除貿易逆差作為推動關稅政策的主要理由之一,但經濟學界對此看法不一。川普陣營主張所謂「對等關稅」,即根據美國對各國的貿易逆差程度,設定對應比例的關稅,但多位經濟學者對此概念提出質疑。

貿易逆差是否真是問題?經濟學界看法分歧

競爭企業研究所(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資深經濟學家萊恩.楊(Ryan Young)指出,貿易逆差「無法簡化為好或壞的指標」,他強調,美國自1970年代起幾乎每年都有貿易逆差,然而人民生活水準依然穩步提升。

「我們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擁有冷氣機、網路接入率上升、失業率持續下降,這些都顯示,美國經濟整體並未因貿易逆差而惡化,」楊指出,「如果貿易逆差真的是災難性的,那我們今天的生活樣貌根本不可能實現。」

在金融業方面,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則在年度致股東信中提到,貿易逆差「本質上既非正面也非負面」,他認為,即使一個國家整體貿易帳呈現平衡,仍可能對某些國家有逆差、對另一些國家則有順差。戴蒙強調,經濟複雜性不容簡化為單一數字邏輯,更應從整體產業、創新與競爭力的角度來評估。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