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國安基金宣布進場護盤,消息一出,許多網友紛紛討論「國安基金出手了」、「是不是可以進場抄底了?」甚至有投資人直接表示想跟著國安基金「上車買進」,期待搭上這波反彈列車。
但你知道嗎?國安基金進場,不等於你買什麼都會漲。事實上,很多散戶在這種時候一頭熱衝進場,反而因為搞錯幾件事賠錢離場。
國安基金戰績:真的賺錢嗎?
根據歷史紀錄,國安基金護盤操作總體來說是賺錢的,但也不是每次都大賺。
年份 | 進場原因 | 操作成果 |
---|---|---|
2000 | 網路泡沫 | 虧損退場 |
2004 | 政局動盪 | 小幅獲利 |
2008 | 金融海嘯 | 小賺 |
2011 | 歐債危機 | 小賺 |
2015 | 中國股災 | 小賺 |
2020 | 新冠疫情 | 大賺(約 9.5% 報酬) |
2022 | 地緣政治+升息壓力 | 獲利約 326 億元(2.6%) |
可以發現,國安基金進場後,通常台股會止穩甚至反彈,但這不代表投資人照單全收就能賺錢。
二、國安基金進場就是買點?一場護盤資金多達千億
根據國安基金條例,最多可動用新台幣 5,000 億元,但實際操作上每次投入的金額不一。
以 2022 年那次為例,國安基金雖然宣布進場護盤,但實際「真的有出手買股票」的時間點是稍晚,根據立法院的報告指出,當年總計動用了約 1,362 億元。
此外,根據《國安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每次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時,預設操作期間為六個月。這段時間內,基金可視市場情況靈活操作,包含買進股票或暫停進場,主要任務是穩定市場信心、避免系統性風險擴大。
截至目前,國安基金歷年來共啟動過 8 次進場護盤,操作天數從最短的 5 天 到最長的 275 天 都有。其中:
投入金額最多的一次是 2000 年 10 月,動用超過 1,200 億元護盤花費最少的一次則是 2020 年 3 月 COVID-19 疫情期間,護盤時間長達 207 天,實際僅投入 7.57 億元買股
這些紀錄也說明,國安基金的操作策略具有高度彈性,不一定「宣布進場」就會大舉買股,也不代表每天都會進場操作,投資人若想跟著進場抄底,應理解這點差異。
三、國安基金買了哪些股票?不只是台積電
許多人以為國安基金就只買「護國神山」台積電,但實際上,他們操作的股票相當分散且機密,雖然每次會公布「大概方向」,但詳細標的和金額並不公開。
根據過去立委質詢與媒體報導整理,國安基金的選股邏輯大致如下:
指數權值股(如台積電、鴻海、聯發科、中華電、台塑等)金融股(如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傳產大型股(如中鋼、台泥)
以 2022 年為例(據立法院報告推估):
電子股佔比約 46%金融股佔比約 25%傳產與其他類股合計 29%
這3件事做錯,跟著國安基金進場也可能賠錢!
錯誤時機進場,沒等確認訊號國安基金宣布進場不代表立刻大買,很多人看到新聞就衝進去,結果短線繼續跌,反而先被套。
盲目抄作業,亂選股票國安基金買的是籃籌股、大型股,但你可能選了高波動小型股或跟風熱門股,結果走勢完全不同。
期待立刻暴漲國安基金的護盤節奏通常是穩定市場信心,不是炒短線。有時市場反應慢半拍,買了幾天沒漲就失望砍單,而錯過回升時機。 (相關報導: 美國股災還跌不夠深?巴菲特手握10兆現金還不進場,專家分析他背後的謀略是... | 更多文章 )
與其「賭國安基金」不如學他們思維
國安基金的核心思維是:「逢低布局、穩健選股」,不是追高殺低,也不追題材股。想學國安基金的勝率,記得這句話:國安基金不是你的明牌,是你的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