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7日)台股爆出罕見重挫行情,成衣代工族群淪為重災區,成衣大廠儒鴻與聚陽雙雙跌停作收,分別收在395.5元與285元,振大環球則因無跌幅限制,一日大跌35.18%,跌勢猛烈。法人指出,台廠與美系客戶深度綁定,市場高度關注美國關稅政策走向,成衣族群首波承壓顯而易見。
台廠訂單是否全數受影響?短期有無明顯變化?
目前儒鴻與聚陽皆強調「在手訂單不受影響」,但法人提醒,尚未敲定的下半年訂單仍充滿不確定性。一旦對等關稅生效,勢必牽動訂單結構與成本分攤,產業鏈勢必需重新評估策略佈局,並與品牌客戶協商關稅吸收機制。
投資與擴產會因此暫緩?儒鴻印尼廠最新進度如何?
儒鴻表示,原本規劃中的印尼第三期產線將暫緩啟動,待局勢明朗再提報董事會討論。在此之前,公司將聚焦與客戶溝通,並加快現有訂單出貨至美國,以避開可能變動的進口成本。擴產延後、保守應對成了當前共識。
聚陽如何看待長期風險?會否爭取逆勢突圍?
聚陽指出,美國本地缺乏成衣製造基礎,品牌仍高度仰賴亞洲供應鏈。未來若部分對手受阻,反而可能為穩定出貨的台廠帶來轉單機會。聚陽強調,只要能撐過壓力測試,將能在後續談判取得更強的定價權與合作主導權。 (相關報導: 台股開盤=股民剉咧等?他曝現況「恐慌已蔓延開」…卻見「政府1舉動」傻眼:會有人安心? | 更多文章 )
中國與越南態度會影響轉單?台廠如何搶占先機?
外界關注中國業者尚未釋出與美國重啟談判的訊號,越南則可能因政策讓利略占先機。不過隨著白宮顧問將越南定調為「非關稅欺騙國」,利多反轉,加劇市場混亂。此刻,誰先與品牌完成關稅轉嫁協議、誰就能搶得市場份額,台廠已備戰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