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寒冷,住那裡要怎麼生存?一窺課本沒教的北極原住民生活,他們其實會逛超市、網購衣服!

北極有原住民的存在。有因紐特人等許多原住民居住。(圖/取自pixabay)

編按:當我們談到北極和南極,往往只想到企鵝、北極熊等動物,卻忽略了生活在這些極地的人們。北極有因紐特人、阿留申族、尤皮克族等原住民,他們適應嚴寒環境,擁有獨特的文化與生存方式。

北極有原住民居住,但南極沒有

想必大家對棲息於北極與南極的知名動物等都不陌生,那麼什麼樣的人會生活在那裡呢?

北極有原住民以獨特的文化生活其中

大家應該都曾經聽說過,有一群名為愛斯基摩人的原住民生活在北極。愛斯基摩人(Eskimo)這個詞彙意指「吃生肉的人」,實際上是由西方人所取的名稱。據說在這群原住民當中,有些會自稱為因紐特人(Inuit,「人類」之意)。關於生活在北極的人們,後面幾頁會詳加介紹,許多原住民的生活仍遵循著各自的傳統。此外,說到因紐特人的住家,以利用冰雪打造而成的傳統住家──愛斯基摩人冰屋最為著名,但據說如今幾乎已不復存在,似乎都改住在現代風組合式住宅中。

另一方面,如同前面所介紹的,比北極還要嚴寒的南極,並非適合人類長期居住的環境,因此該區域並無原住民。然而,待在南極的人類不在少數。這些人皆在以研究為目的所設立的研究基地裡工作並生活。有21個國家在南極建造了觀測基地,包含日本人等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皆待在基地內。

因紐特人居住的村落範例之一。(圖/取自南北極大探索:GO!認識我們的地球)
因紐特人居住的村落範例之一。(圖/取自南北極大探索:GO!認識我們的地球)

生活在北極的人們

第1章已經介紹過,北極有原住民的存在。有因紐特人等許多原住民居住,其中包含了哪些民族呢?

因紐特族

因紐特人(Inuit)是生活在加拿大北部一帶、美國阿拉斯加州與格陵蘭島等地的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飲食生活為肉食,雖然會依地區而異,不過一般都是捕食海狗、海象與鯨魚等。他們偏好吃生肉,不過是為了克服嚴寒,並透過生肉補充維生素C。此外,捕獲的動物皮毛會用來建造房屋或船隻,油脂拿來作為暖爐的燃料。犬橇則成了因紐特人的傳統移動手段。負責拉雪橇的是西伯利亞哈士奇或阿拉斯加馬拉穆犬等身強力壯且耐寒的狗。

然而,因紐特人的生活近年來漸漸發生改變。舉例來說,試著觀察其住家,以前冬季是住在利用冰雪打造而成的愛斯基摩人冰屋中,夏季則住在於鯨魚骨上覆蓋動物毛皮所搭成的帳篷裡,如今則大多生活在現代風組合式住宅中。據說在超市購買食物、在店家或網路銷售平台等處購買衣服與鞋子也已經相當普遍。

阿留申族

阿留申人(Aleut)與因紐特人、尤皮克人等並列為北極較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是生活在阿拉斯加州西海岸、阿拉斯加州與堪察加半島之間的阿留申群島上的民族。人口約為1萬8000人左右,傳統上會捕獵海豹與海獺等。此外,此民族不僅武器與船隻的製造技術精湛,連紡織工藝都十分發達。

尤皮克族

尤皮克人(Yupik)是生活在阿拉斯加州西部與俄羅斯極東部的民族。一般是以父親為中心的小規模家庭,人口約為3萬5700人左右。傳統上是以漁業或狩獵為生活手段,捕捉鮭魚或海豹等維生。此外,據說他們有一種習俗,會在有特殊例行活動時戴上利用毛皮與羽毛製成的面具。尤皮克族的人們覺得被稱為「因紐特人」是一種歧視,因此如今提到他們時會使用尤皮克人或愛斯基摩人這樣的表達方式。

涅涅茨族

涅涅茨族。(圖/取自南北極大探索:GO!認識我們的地球)
涅涅茨族。(圖/取自南北極大探索:GO!認識我們的地球)

涅涅茨(Nenets)又稱作薩摩耶族(Yurak Samoyed),生活在西伯利亞北部的凍原地區,是傳統上以馴鹿游牧維生的民族。總人口約為3萬3900人左右,其人口約95%的人篤信且重視薩滿教這種宗教現象。對這些涅涅茨人而言,馴鹿是相當重要的動物。可作為衣服、食物,甚至是移動手段等,活用度相當高,因此人們總是悉心養育。

作者介紹|「北極與南極的祕密」編輯室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