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徵收關稅時,他對中國也發表了強硬言論。
「我對中國的習近平主席非常尊敬,對中國也很尊重,但他們對我們的剝削實在太嚴重了。」川普在長約一小時的講話中說道。
川普舉起一張圖表,當中列出他所說的對美國商品設置貿易壁壘的國家和地區。他說,「如果你看看這張表……中國,在第一行,67%。那是他們對美國收的關稅,包括貨幣操縱和其他貿易壁壘(因素)。」
「我們將對他們徵收34%的優惠對等關稅,」他補充道,「換句話說,他們向我們收費,我們向他們收費,但我們收得比較少。那還有誰可以抱怨呢?」
但中國商務部立即回應,譴責這項舉動為「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並誓言「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則指責川普「將貿易變成過於簡單化的針鋒相對遊戲」。
專家認為,北京有充分理由感到不滿。
首先,最新的公告是在現有針對中國商品20%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
其次,對柬埔寨、越南和寮國在內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實施高關稅,相當於「關上大門」——在川普第一任期內,中國曾透過調整供應鏈以規避關稅。
這一波關稅最高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有5個來自亞洲。
中國的關稅壓力不斷上升
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以來,川普已對中國商品加徵一輪關稅,將稅率提高至20%。
不到一星期後,這些關稅將進一步上調至54%,但汽車、鋼鐵與鋁等商品除外,它們將適用較低的稅率。
中國亦成為川普其他貿易攻勢的目標。
週三稍早,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原本適用於中國的小額包裹免稅條款。
該條款原本允許中國電商巨頭如Shein 、Temu將零售價低於800美元(約617英鎊)的包裹寄送至美國,毋須繳稅及檢查。
根據海關數據,上個財政年度,有接近14億件貨物以該條款入境。
取消免稅條款可能迫使部分中國企業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削弱其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辛里奇基金會顧問公司(Hinrich Foundation consultancy)的黛博拉·艾爾姆斯(Deborah Elms)表示,綜合來看,這對北京來說是一幅令人擔憂的景象。
「我不認為新關稅一定是專門針對中國的。但當美國一層又一層地加徵關稅,特別是針對中國時,整體數字很快就變得驚人。」
「中國和中國人將不得不進行報復。他們不會袖手旁觀,」她說。
供應鏈受到打擊
川普同時對越南、寮國與柬埔寨加徵重稅,稅率介乎46%至49%。
資產管理公司SPI的斯蒂芬·伊尼斯(Stephen Innes)表示,這等同是對「北京延伸供應鏈的全面攻擊」。
「越南……以及其他周邊國家,是美國這一代人以來最激進貿易政策重整中的附帶損害,」他補充道,「這並非針鋒相對,而是透過關稅戰進行的戰略圍堵。」
寮國與柬埔寨是本區域內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嚴重依賴中國對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投資。預計高關稅將對兩國造成沉重打擊。
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川普首個任期內中美關係緊張,越南是其中一個主要受益者。 (相關報導: 熊來了!華爾街兩天蒸發219兆,「解放日」讓那斯達克摔進熊市 | 更多文章 )
2018年,川普向中國加徵關稅,促使部分企業重新考慮其生產基地,其中一些選擇將生產轉移至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