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只米、保健品高關稅被點名?專家曝美國不爽「這些」:台廠布局成關鍵

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全球關注。(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國時間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台灣稅率高達32%。財經專家游庭皓在節目《游庭皓的財經皓角》中對此表示,川普高關稅顯示了台廠國際布局的重要性;他更形容,川普的貿易政策可謂是「動動嘴巴,天下大亂。」

游庭皓表示,美國不滿保健食品(錠劑、膠囊)及稻米被台灣課徵高關稅,近年採循序性施壓,讓保健食品課徵的稅率,自2018年起從30%調降至20%;而台灣過去對美國農產品稻米採取配額制進口,每年有總量限制的低關稅配額,針對「額外進口」的稻米,則課徵一公斤45元,是美國在此次詬病的問題之一。

台灣過去為保護國產車,對外國汽車實施中偏高稅率。游庭皓表示,許多日系汽車品牌在台生產,隨著台灣的高關稅,未來也會對汽車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會傷害新一輪的汽車產業,「過去汽車成本沒有特別高,大家一起降價不是很好嗎?」

游庭皓也提到,美國不滿台灣在販售肉品時標示生產地,嚴重影響產品待遇,台灣目前對美國的內臟產品實施禁止進口的限制,且現行法規對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檢測要求,和國際相比更為嚴謹,這些規定都引起美國不滿,認為美國牛豬產品遭受不平等待遇。另在基改食品中,台灣對基改和非基改原料分開徵收關稅,美方認為基因改造商品對人產生的影響,尚未有科學根據,認為應該全面開放。

在台廠商恐受巨大衝擊 游庭皓:分擔生產風險能力備受考驗

未來高關稅對台灣產業的影響,游庭皓表示,雖然在美設廠的台商可以不用擔心,但在台廠商將會遭受巨大衝擊。台灣對美出口產品中,約7成以上為資通訊產品,此類產品的出產地以墨西哥為大宗,因此可以避免高關稅,只要廣達、緯創、仁寶等台廠,生產產能跟上需求,就不用擔心被美國課徵關稅。

游庭皓續指,但針對在台灣生產的電子零組件影響很大,更是考驗台廠有沒有分擔生產風險的能力。如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都有在美墨邊境設製造廠,這些製造廠在關稅戰中規避了成本衝擊,但資本額較小的在台製造廠仍遭受巨大衝擊。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