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馬桶壞了想換新,不少民眾卻不曉得舊馬桶該怎麼處理,尤其是越來越多人使用的免治馬桶,內含電子零件,許多人誤以為能像電器一樣回收,實際上卻可能吃上罰單,各縣市環保局也針對「馬桶能不能回收」給出詳細解釋,提醒民眾:材質混合、分類困難的物品,幾乎都無法進入資源回收體系。
馬桶能不能回收?看材質決定
一般來說,馬桶分為3個主要部分:陶瓷馬桶本體、馬桶蓋、座墊(含免治功能),其中陶瓷馬桶本體被歸類為「裝潢廢棄物」,民眾需委託合格業者處理,不能直接丟垃圾車或回收車,新北市、台北市與台中市環保局皆指出,馬桶與磁磚、洗手台同樣都為裝潢拆除產物,要由裝修業者逆向回收或預約清潔隊回收。
至於馬桶蓋與座墊,處理方式則依材質有所不同,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補充說明,若馬桶蓋與座墊屬於單一材質,如PP或PE塑膠,才可進行回收,一旦混合了其他材質,如較硬的複合材料,就不屬於回收的範圍,這也是許多民眾誤會的地方,認為只要是塑膠就能回收,實則不然。
免治馬桶為何不能回收?關鍵在「複合材質」
而免治馬桶蓋與座墊雖然外觀與塑膠相似,但其內含有電線、感應器、加熱裝置等多種材料,被歸類為「複合材質」,無法有效分類與拆解,因此無法回收,台北市環保局指出,不論插電與否,免治馬桶皆屬「不可回收物」,需裝入專用垃圾袋交由垃圾車清運。
台北市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進一步解釋,馬桶是否能回收的關鍵在於「材質是否單一」,越單純的物品越容易分類與再利用,反之,含有電子零件或混合材料的產品,則幾乎無法處理。
此外,若未依規定處理廢棄物,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2條開罰,罰金介於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不等,環保單位也提醒民眾別為了貪圖方便,錯誤丟棄進而影響回收效率。若有相關的疑問,民眾可以至各縣市的環保局官網或資源回收入口網查詢。 (相關報導: 垃圾分類新制上路!違規不只罰6000元,最嚴重將禁運7天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