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沒去開會、外部專家反對仍通過 黃國昌揭國發基金投資內幕:閉眼在審查

立委黃國昌31日出席立法院國家發展基金不當投資暨管理失職調查委員會。(柯承惠攝)

立法院國發基金調查委員會今(31)日就「國發基金投資如興公司及聯合再生」邀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列席報告。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質疑,國發基金投資評估過程,外部專家已經砲聲隆隆,大多數委員也很少去開會,為何國發基金還要執意投資會虧損的公司?

黃國昌發言時提到,2017年國發基金投資如興公司14.88億元,到去年9月已虧損12.38億元,當初國發會說投資評估過程嚴謹可昭公信,但他看完國發基金提供資料卻發現,外審專家砲聲隆隆,不是反對就是質疑,且如興重大投資案的會議記綠,15委員就有6位請假,但投資案就這樣通過了。

黃國昌進一步提出,除了如興投資案,他看完其他投資案的會議記綠後,還發現絕大多數的委員通常都找代理或請假,實際上很少去開會,國發會是不是應該重新評估讓哪些人當委員?國發會官員對此解釋,管理會成員有7位是部會首長,每次都到確實有困難,雖然他們派代理開會,但意見在內部都會做呈核,開會的代表只是陳述該部會的意見;劉鏡清回應,他們將盡快找出改善方式。

黃國昌說,如興弊案之所以為人詬病,是因為表面上是如興併玖地,實際上卻是反向併購,且中國那邊的負責人還是被台灣法院通緝的通緝犯孫瑒,國發基金是否掌握?劉鏡清說,國發會會去查證,並進行必要行動。

此外,黃國昌批評,「聯合再生胡亂評估、國發基金閉眼審查」,聯合再生2017年在第4次投資評估審議會上,預估2018營收為510億元,2022年營收將達980億,但2018年實際營收只有131億元,2022年才188億,數字落差好幾倍,「難道當初評估是這些公司隨便寫寫,錢騙到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