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力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祭出多項關稅政策,盼讓製造業回流。對此,前立委雷倩在網路節目《閒觀天下》中指出,中國在科技產業有了突破發展後,經濟、軍事等發展全方位緊逼美國,中美創造未來財富的方式不同,美國雖仍領先,但中國正全方位步步進逼。
雷倩指出,以實體經濟為核心逐步發展的中國經濟體,到了科技領域上走自己的路,用科技創新的能力創造整個經濟體的提升。而原本具有非常高科技研發能力的美國經濟體,在80年代華爾街推波助瀾下,為增進股東價值,採取了外包策略,將許多設計之後的生產部分外包到其他國家,企業認為國外成本較低,可獲得較多生產利潤,符合華爾街要求的一系列作為。80年代至今可逐漸看出美國的產業空洞化,從高端製造業到中、初階製造業逐步外移後,剩下金融和高端設計。
雷倩續指,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發展路徑不同,它們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產生了分工,若現在要用關稅或其他方式把分工切斷,一個實的經濟體可以靠著內循環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中國希望能保持外貿平衡,不追求出超,靠其他部門推動經濟成長;美國方面,川普許多政策事實上是幫助有錢人,對於一般人的影響甚微,因此即便整體來看美國數字漂亮,但受益人為極小部分,受害人或無影響的人佔大多數。未來美國的貧富差距將越發嚴重,中間相對的剝奪感也可能越來越高。
雷倩表示,對美國來說最難取得勝利的是軍事和科技,美國雖仍為軍事科技的領先國,但中國緊隨其後全方位步步進逼。川普上台後美國將會把大量軍工科技、太空研發外包給民間,所有研發能量的轉移將極為明顯,相對的,中國則是集中全力進行,各個國家的科研計畫也經過聯合國統一協調處理,交由中國太空站執行,把太空探索真正開放給人類,且探月計畫、火星計畫和月球基地計畫正逐步按照既定程序進行。
她觀察黃金方面,雷倩說明,美元是信用貨幣,未來很可能會發生貨幣戰爭,導致在某種情況下的重估,從全球央行的購金觀察,可發現許多國家都在增加黃金儲備,各種零售投資人也增加,ETF和比特幣開始聯動,產生市場上推波助瀾的力量。 (相關報導: 台積電矽盾威懾中國兵不血刃?烏凌翔曝2現實面籲國人覺悟:別賦予太多期望 | 更多文章 )
雷倩提到,重點在於3月剛剛開始遠期交割,從英國的現貨到美國的期貨市場,有大量的黃金移轉,可發現許多人開始對於紙上記帳的黃金,尤其是期貨或其他產品產生不安全感,因此開始將一部份期貨轉為現貨。她認為,這代表著整個市場的變動,因為將期貨轉為現貨的過程中會產生價差,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