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AI晶片主導地位改變?陳鳳馨曝最大挑戰:恐面臨市場版圖消退

輝達(Nvidia)近年憑藉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成功轉型為科技產業的領導者。(資料照,美聯社)

輝達(Nvidia)近年憑藉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成功轉型為科技產業的領導者,雖然此前曾因中國AI軟體新創DeepSeek事件股價受創,但分析人士仍認為,輝達晶片依舊是大型雲端商的首選。媒體人陳鳳馨對此分析,過去輝達的成長,最重要的是在「雲」建置過程,各廠商拼命擴增資料中心,需要大量的人工智慧晶片,用AI晶片做AI伺服器,再用AI伺服器作為整個資料中心的骨幹,因此輝達營收不斷提升。

陳鳳馨在節目《風向龍鳳配》說明,現在市場擔心「雲」資料庫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再加上中美聯合夾殺,一來一往間,輝達未來成長可能有變數。而另一邊,現在人工智慧最夯的反而是在「端」,其應用上包括像是智慧駕駛、智慧穿戴裝置、人工智慧電腦、機器人等,這部分如雨後春筍,百花齊放,到底誰是最後贏家,還看不出來。

陳鳳馨指出,輝達在「雲」的部分表現非常精采,目前輝達也布局「端」的AI晶片,結果還是令人期待。只不過現在「雲」部分高期待可能要回落,而「端」爆發性的成長還未出現,所以會有一個中期股價修正,但不代表這家公司競爭力失去。

陳鳳馨表示,阿里巴巴總裁蔡崇信曾警告,AI算力資料中心過度投資,實際上,AI算力的需求沒成長這麼多,有供過於求、泡沫化的風險,無獨有偶,美國分析機構調查,微軟在過去取消或是解除AI資料中心的合約,微軟雖強調今年AI在資料中心算力上還是會成長,可是此舉會讓投資族群思考,AI伺服器公司是否有估值過高的問題。

陳鳳馨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開始要求,資料中心公司設廠時,要盡可能使用符合符合中國節能要求的AI晶片,這不包括輝達為中國設計的「H20晶片」,此舉,會使得輝達在中國市場受到很大的壓力,恐怕會面臨市場版圖消退。

談到在「端」市場方面,台灣能吃到多少?陳鳳馨解釋,這部份牽扯到硬體製造,可能面臨到中國更大挑戰,因為其市場還有包括運用端的硬體相關供應鏈,中國更加完整,所以這會是輝達未來要開發的部分,也是台灣現在要面臨的壓力。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