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嵌入式電子與工業電腦應用展 Embedded World 2025,於 3 月 11 日起在德國紐倫堡展開,今年有超過 1.8 萬名參觀者,並且有來自 39 個國家、720 間參展商參展,專注「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設計平台」服務的擷發科技(MICROIP) (以下簡稱”擷發科”,股票代號7796),今年第二次參展,活動現場人潮滿滿,擷發科評估潛在訂單超越 CES 2025。
壹哥在現場觀察,Embedded World 2025 使用面積僅次於在柏林舉辦的 IFA,遠大於 COMPUTEX 的規模,在紐倫堡會展中心共計使用 12 個主場館,總面積大約 220,000 平方公尺左右。有趣的是,來自 39 個國家、720 間參展商當中,除了國際大廠像是安謀Arm、恩智浦NXP、德州儀器TI、貿澤MOUSER、博世BOSCH、安森美onsemi之外,居然有共計 148 家來自台灣,包括AMD、聯發科MediaTek、華碩ASUS、微星MSI、技嘉GIGABYTE、研華Advantech、瑞昱Realtek、擷發科MICROIP、神達MiTAC 等,參展國家數量僅次於德國,走進位於紐倫堡會展中心的 Embedded World 2025 入口,就可以看到斗大的 T”AI”WAN 字樣,身為台灣人,看到這樣的動能,多少也會被感動。
聯發科在Embedded World 2025期間,除了公開物聯網平台 Genio 720 與 Genio 520,主要也是展示他們在 IOT 的晶片實力,不僅可以串聯工業物聯網產品,將所有機密資料保留在裝置端,實現 edge AI 願景之外,同時針對無人機、電動機車、自駕車也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華碩在Embedded World 2025期間,主打全球首款配備 600W GPU、PCIe 5.0 和高級安全性的 19 吋 2U edge AI 電腦RUC-1000G,同時展示了搭載 NVIDIA Jetson Orin 華碩 IoT PE1102N和 PE1103N,透過提升機器視覺和機器人|機械手臂的能力,讓自動化工業更近一步。此外,還有下一代工業邊緣伺服器 ISS-H291、先前在台灣發表的NUC 15 Pro和NUC 14 Pro AI商用電腦。華碩還向我展示了今年進入量產的工業馬達檢測儀,可以直接在「地端」就做到馬達震動的偵測。
(相關報導:
華碩 ZenFone 12 Ultra 完整開箱實測|售價 29,990 元的划算AI 旗艦機
|
更多文章
)
MSI 微星科技的重點也是放在 edge AI,展示涵蓋工業自動化、智慧零售與車載應用解決方案,MSI 向我展示了 AI SmartLink 平台,主要是透過導入公司大型資料庫去訓練 LLM 模型,搭配目前相當常見的 AI 聊天機器人技術,解決老師傅傳承的問題,舉例來說,產線上的工作人員,即使是新進員工,一但 AI 檢測 IC 設計上的瑕疵,透過 AI 聊天機器人就可以進一步獲得解答,而所有運算都不需要上網,直接在公司內網解決,同時達到決策效率與資安的願景。此外,微星還設計了所謂的“MSI SysLink”,他是一個遠端監控技術,未來工程師甚至只要在辦公室,就可以知道產線的狀況,強化生產效能。MSI 今年還攜手 AI 軟體公司 Memorence Suite 聯手展示 AI 檢測技術,有效提升 PCB AOI 缺陷檢測準確度。
GIGAIPC 向我展示的同樣也是跟 edge AI 有關,其實今年展會的各家廠商幾乎都圍繞在“edge AI everywhere“這個關鍵詞,畢竟沒有任何公司或企業會想要把所有機密資料放在雲端。舉例來說,現場展示的 ATX-Q670A 主機板用意就是提升機器視覺,可以直接在產線上為機器人|機械手臂帶來精確定位、缺陷偵測和物件分類等任務。
研華向我展示的內容相當有趣, 他們是我目前為止採訪到少見的解決方案橫跨 AMD、NVIDIA、Qualcomm、intel 晶片的廠商,甚至連智慧監控、工業顯示器、數位看板解決方案、BIOS 修改服務、BSP 維護服務也都能採購,包括,簡單的說:「只要跟工業AI有關的,研華什麼都有。」這包括了 AMD 的 AIMB-2210、Nvidia Jetson、IGX 系統和 GPU 卡、Intel ARC-370 & 380 GPU 卡、Hailo AI 加速 GPU 模組。
簡單的說,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類似 ASUS NUC 工業級電腦一樣,直接整套連同系統帶走、隨開即用。另一種是 DIY ,企業端可以採購 GPU 卡回去自行安裝,搭配自家內部的系統,一鍵實現 AI 工業想要做到的所有事情,像是智慧監控、智慧視覺等等,以 AMD 的 AIMB-2210 為例,他們向我展示的機器視覺還不錯,它可以透過辨識我的年齡、性別、以及當下的心情,從而做到其他事情,這包括像是今年 CES 2025 期間,LG 展示的 AI 智慧廣告案例,以及稍後我要介紹的 MiTac有關,研華展示的範例也是一樣,廣告商可以即時的依照 AI 判別來推送相對應的廣告,引發購買慾望。
神達集團旗下的 MiTAC,如果大家有去 Embedded World 2025 一定要去參觀,他們展現了除了 edge AI 解決方案之外,也特別設計了無人商店,透過 LLM 去學習人臉特徵,接著結合廣告商數據提供相對應的廣告內容,達成所謂的「有效廣告」,像是左邊的機器,上方的鏡頭可以同時辨識性別、年齡等人臉與身體特徵,進而推送相對應的廣告,接著在下方螢幕點選想要的內進一步查詢,然後在右方的地方做數量跟商品的選擇,最後完成刷卡結帳,相關解決方案也可以結合電商平台,消費者甚至不用手提,商品就會在指定時間寄送到家,另外一邊的機器則是在歐美地區非常流行的無人結帳的機器,台灣部分的全聯、家樂福門市也有。
這兩大解決方案都是目前產業端最需要的,原因在於上述所有公司、晶片廠,多數提供的都是硬體解決方案,然而對於發展中的國家來說,過去包括企業2.0、企業3.0的企業不在少數,他們反而追求的是能不能夠在公司現有的資源底下,升級到工業4.0、甚至直接進化到工業AI的階段,而 MICROIP 的 CAPS就是在解決這樣的問題。根據現場工程師給我的數據,他們是目前市場上唯一能夠做到僅需 4 ToPS 的 AI 運算需求,就能做到單一攝影機對應10個不同 AI models 機器視覺運算需求並且同時即時呈現出來,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幅減少公司、企業投入監控設備跟晶片組的資源,甚至能夠使用現有的晶片進行產業升級,這是上述所有廠商都追求的「節能、效率」的問題,也可以避掉「缺貨、缺料」的問題,而這來自台灣的 MICROIP 確實解決了。
壹哥訪問到一名外媒記者 Embedded Computer Design 雜誌總裁 Patrick Hopper,他很明確地跟台灣媒體說,Embedded World 2025 的關鍵字無疑就是 AI,而 edge AI 的發展當中,最需要的就是像是 MICROIP 所提供的技術支援,尤其是 CAPS,他能夠以非常少的資源實現 AI,這是很讓人驚訝的。
實際上我也訪問了擷發科董事長楊健盟,這是我在今年Embedded World 2025 期間訪問到最高層級的主管。根據他本人透露,擷發科在 Embedded World 2024 首度參展就明確感受到國外廠商,尤其是德國廠商,對於台廠相當親切,他們喜歡台灣廠商的技術能力與信用,實際試水的結果相當好,因此今年第二年參加,光是前兩天的訂單就與去年同期倍數成長。實際上如果用潛在訂單來計算,成績甚至超越 CES 2025,其中有 7 成都是對 CAPS 相當熱衷,主要客戶來自歐洲、美國,還有台廠。
楊健盟觀察,在工業級AI 領域成長最快、需求最大的就是機器視覺,舉例來說,許多產線上良率的問題都來自人為,如何有效提升良率,最好而且最安全的工具就是 edge AI。楊健盟指出,台灣廠商有非常好的技術,很強的韌性,這是其他國家很難超越的,以 CAPS 為例,CES 2025 期間,透過聯發科Genio 700平台,就能同時在10個攝影機跑10個不同的AI模組,甚至只要 3~4 ToPS 就可以跑 10 個不同 AI 模組,這是連聯發科工程師都感到驚訝的,可是台廠的一個缺點就是環境跟舞台,透過CES、Embedded World 甚至是接下來的 GTC 這類型的大型展覽確實是一種溝通形式,也讓台灣廠商有機會能與其他上中下游廠商連結與交流,他預期在工業級 AI 的需求下,2025 年的整體營收可望成長 1.5~2 倍。
(相關報導:
華碩 ZenFone 12 Ultra 完整開箱實測|售價 29,990 元的划算AI 旗艦機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