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1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民政局、社會局與勞動局關於「替代役全『心』模式 全方位升級公益服務」的專題報告後強調,替代役的分發與職務安排對役男人生發展影響深遠。
張善政指出,若役男在服役過程中缺乏正面體驗,可能影響其對社會的認同感,甚至對未來生涯選擇造成負面影響。他呼籲政府部門應優化分發機制,謹慎安排役男的工作內容,適度提供學習技能、累積人生經驗的機會,期許每位役男都能在服役期間獲得寶貴經驗,為職涯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民政局長劉思遠表示,市府將持續優化役男的職業訓練課程,提升其競爭力,並擴大公益服務範圍。社會局、勞動局、衛生局等單位也積極與民政局合作,讓役男能參與各領域的社會服務。
社會局長陳寶民補充,市府鼓勵替代役男參與社會福利工作,並與各局處建立橫向合作機制。透過這樣的安排,役男不僅能貢獻所長,也能對公共服務有更全面的理解。
衛生局長賈蔚建議應開放替代役投入醫療人力短缺領域。對此,張市長表示,此事涉及中央政策,地方政府無法自行決定,但市府可透過管道向中央反映,研議是否恢復「醫療役別」,以緩解醫院人力短缺問題。
根據市府專題報告,桃園推動的替代役全「心」模式計畫包含三大面向,「創新產業人才培育」提供役前職訓課程,讓役男在服役期間接受專業培訓,累積職場競爭力;「公益大使團計畫」役男可參與長者照護、學童伴讀、送餐服務等社會公益工作,並投入淨山、淨灘等環保行動,落實環境永續;「袍澤生活協助計畫」遴選具備醫療、復健等專長的役男,協助因意外或疾病退役的軍人,提供生活照護,讓其感受社會溫暖。 (相關報導: 研發替代役薪水/要當多久/資格為何/哪些公司有招?人力銀行解答了!想申請注意看 | 更多文章 )
這項全方位升級的公益服務計畫,不僅能提升役男服役期間的正面體驗,也為桃園市的社會福利與公共服務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