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女性比例連外賓都敬佩!」鄭麗君:追求性別平等不是消弭性別差異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8日出席「女權30,從心自由」系列活動起跑記者會。(行政院提供)

今(8)日為國際婦女節,衛福部社家署舉辦「女權30,從心自由」系列活動,以呼應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年度主題,聚焦《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近30年推動成果,並回顧我國自1996年至今透過公私夥伴關係,推動婦女權益和性別平等達成的進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日出席活動起跑記者會,致詞時強調,追求性別平等不是消弭性別差異,而是追求更民主的社會,讓每個人不論性別,都能成為自由的人。

鄭麗君說,今天是國際婦女節,她要先代表政院向在場的女性表達誠摯的祝福,並感謝所有女性的努力與貢獻,同時也向長期關注婦女權益者致上最高的敬意,因為有這些人的努力,台灣才能夠繼續在性別平權的道路上持續進步。

鄭麗君:不論任何性別都能自我實現

鄭麗君指出,自己始終認為,追求性別平等不是消弭性別差異,而是追求一個更民主的社會,讓每一個人不論性別,都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但自由不是只是靠自己、自身的努力去打破性別框架,需要的是打造一個平權社會,給每一個人不論性別都能擁有平權的社會,給每一個人不論性別都能夠擁有平等的權利跟機會,並擁有追求自我實現的那一份自由,「這是我們的目標。」

不過,鄭麗君坦言,這是條漫長道路,全球至今走過了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1979年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及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會議所提出的性別主流化,作為各國追求婦女平權的一個全球性的策略,「我必須說,這30年來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的會員,但是台灣不僅沒有缺席,我們非常的努力,我們也至今成為一個重視人權保障,跟性別平權的一個民主的國家。」

鄭麗君續指,台灣在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23年社會習俗性別指數名列亞洲第一,近2屆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也已達到4成,外賓在交流時都感到敬佩,政院及所屬機關、各級學校聘用的女性比例也已達到5成,這都是台灣從90年代至今一步步改革的進展,而台灣更是亞洲第一個婚姻平權的國家。

鄭麗君:性評預算若沒凍刪將成長11%

話鋒一轉,鄭麗君提到,去年性別平權相關的預算比前一年成長了12%,若今年沒有被刪凍的話,今年度的性平預算是要比去年再成長11%,這代表性別主流化落實在每個環節,具體展現出來的一個進展,但除了回顧過去,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目前可見還有許多挑戰需要一起努力,尤其近幾年MeToo運動興起,讓各界發現在社會許多角落,還存在著性別暴力跟歧視的問題。 (相關報導: 郭智輝談台積電涉歧視4族群!黃揚明指這句話最讓賴政府刺耳:揭穿國王的新衣 更多文章

鄭麗君說,依照行政院性平處統計,所有性侵被害人通報人裡有8成是女性,而不論性別,性侵被害人的大宗竟是12到18歲的兒少,再加上數位性暴力日趨嚴重,「我們也要誠實面對這些挑戰。」她也細數政府近期陸續展開的修法作為,並提及政府為打破傳統家務性別分工所推動的相關政策,「我想必須透過社會的支持、公共體系的支持,才能夠讓女性朋友真正享有這一份自由,婦女的權益以及性別平權的努力,也必須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