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賺進120億!台灣1產業是全球領導者,景氣不好「照樣高價賺到飽」

許多新手媽嬰會選擇需要一條龍式的月子中心。(美聯社)

台灣正面臨生育率低迷的挑戰,但與此同時,月子中心市場卻持續蓬勃發展,甚至成為母嬰產業的「明日之星」。根據統計,台灣產後護理市場每年營收高達新台幣120億元,顯示新手爸媽對高品質產後照護的需求正在快速攀升。

少子化時代…台灣月子中心年營收破百億!

美國商會月刊近期專題剖析台灣的月子中心產業,其中指出,即便台灣新生兒人數減少,但高端月子中心仍供不應求,台灣產後護理產業一年的營收是120億元,超乎想像。

如今,傳統的「坐月子」觀念也正在改變,許多月子中心不再只是提供單純的產後休養,而是整合婦產科、產後護理、嬰幼兒用品、營養指導等完整服務鏈,甚至聘請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與心理師,提供「一條龍式」的產後照護

同時,現代月子中心強調個人化與專屬服務,例如一對一照護、客製化營養餐、專業產後恢復計畫等,有些機構甚至導入智慧健康管理系統,讓產婦能夠透過科學化方式恢復身體機能。

台灣3成媽媽選月子中心,連國際都借鏡

根據調查,全台約30%的新手媽媽選擇入住月子中心,而在北部等大城市,這一比例更高達45%。顯然,儘管生育率下滑,月子中心的需求仍然十分強勁,甚至推動市場高端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月子中心模式已逐漸吸引國際關注,外國媒體頻頻報導,認為這種高品質的產後護理服務值得借鏡。

與台灣月子中心的商業模式不同,瑞典政府則以強大的社會福利支持新手爸媽,提供全球公認最友善的育嬰制度。當地政策保障父母共計480天的帶薪育嬰假,且規定父母雙方必須各自使用部分假期,以確保爸爸也能實際參與育兒。此外,瑞典政府甚至允許家長將育嬰假轉移給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真正落實「全家一起帶小孩」的概念。

這樣的政策設計不僅提升了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也讓瑞典的生育率在歐洲維持相對高水平。然而,這一切背後也依賴龐大的稅收支撐。

未來趨勢:個性化、科技化成發展方向

隨著市場需求轉變,未來的月子中心將朝向更加個性化與科技化的方向發展,從產前指導到產後恢復,全方位照護模式將成為主流。 (相關報導: 中國1產業被美國下禁令…台灣「百年一見大商機」來了!企業已開始搶訂單 更多文章

對於新手爸媽而言,選擇合適的產後照護方式仍是一大課題——究竟是選擇專業照護、舒適環境,還是家人的陪伴更重要?在少子化時代,這場「產後經濟」的競爭,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