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恐成「美積電」?林佳龍:看魏哲家與川普記者會有種「光榮感」

面對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引發的擔憂,外交部長林佳龍呼籲應對台積電有信心。(資料照,顏麟宇攝)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日與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對美加大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的投資,引發全球關注,台積電恐成「美積電」的憂慮也不斷發酵。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今(5)日喊出「世界的台積電,台灣的新世界」,強調台灣在世界的角色不是零和,台積電的優勢也不可取代。

林佳龍今日接受網路節目《齊有此理》專訪時表示,看到魏哲家與川普的記者會有種「光榮感」,魏哲家在白宮被川普稱為傳奇,「可見川普是很高興的。」川普的2項主要政策為「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若要美國優先,台積電具有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與此同時,台灣也需要思考如何「讓台灣也偉大」,創造雙贏,這是在外交上的重要目標。

「世界的台積電,台灣的新世界」

談及外界擔憂台積電赴美加大投資恐成「美積電」一事,林佳龍呼籲,要對台積電有信心,新冠疫情後各國都擔心產業斷鏈,因此傾向短鏈化,要求地產地銷(local for local),這不僅是因為關稅,美國也是很大的市場,台積電有整體的布局,「在半導體供應鏈中,我們占有關鍵領先的角色」,未來也將持續技術深耕台灣,產線布局全球。

「世界的台積電,台灣的新世界!」林佳龍表示,台灣會因為台積電而有新世界,也呼應總統賴清德去年520就職演說時,所提到的「台灣新世界,世界新台灣」,且台灣在世界的角色不是零和,台積電的優勢也不可取代。

針對近期輿論時常出現「疑美論」和「棄台論」,林佳龍呼籲,勿落入中共兩會的操作陷阱,目前美中正在進行人工智慧(AI)軍備競賽,川普希望保持領先,對抗中國的「紅色供應鏈」。因此在全球布局中,台灣可以透過乾淨供應鏈和美國市場進行擴張,讓現今的「CHINA+1」變成「TAIWAN+N」,讓台灣具有主體性,並立足台灣、掌握優勢,保持台灣的不可替代性。

提台烏4差異 林佳龍:川普2.0對台機會大於威脅

對於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日前在白宮的會談,林佳龍則說,外界除了密切關注之外,也要去了解川普的外交路線方向,「礦產協議大方向還是會簽。」他也分析,台灣和烏克蘭在戰略地位上的不同,從「川普1.0」建立的台美關係架構來看,「川普2.0」的延續性大於變異性,對台灣而言是機會大於威脅。

被問到「川澤會」對台啟示,林佳龍以4點論證台烏在戰略地位上的差異,首先是台灣位於印太第一島鏈關鍵位置,對區域、對全球都具備戰略重要性;其次,台灣在半導體和AI產業扮演乾淨、非紅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台美間有《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作為基石,美國與日本、韓國等台灣周邊國家也都有安全保障性質的協定或條約;第四,俄羅斯已入侵烏克蘭,但台灣跟中國間仍隔著台灣海峽這個「護城河」。 (相關報導: 「缺電」成台積電考量關鍵?陸行之2點看擴大赴美:美國找高毛利的出來頂罪 更多文章

林佳龍強調,川普向來強調「和平靠實力」(Peace through strength),認為自由與和平需要國防與自我防衛能力來維護,近年台灣也持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並推動後備及兵役制度改革,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有關「筆尖論」,台灣若是「筆尖」,也會因晶片和AI優勢而不可或缺,台灣作為AI與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供應鏈,應將「川普 2.0」重視AI發展跟台灣產業的全球布局視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