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台灣人民仍在睡夢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宣布了一項重磅消息——上任不滿百日的川普,火力四射,很快就掃到台灣的基底。美國要求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包括先進封裝設施與研發中心在內。護國神山要搬到美國,意謂閣揆卓榮泰之前宣示的「根留台灣」,不過是一句敷衍人民的笑話!
半導體業加速外流
台積電目前已投入650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圓廠建設,此次再追加1,000億美元,總計1,650億美元的投資,包含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FDI)。消息一出,台北股市賣壓沉重,台積電開盤立刻摜破千元大關,但隨即直線拉升,最終力守千元關卡。
首先,這次台積電赴美再加碼的1000億美元,分4年進行,每年250億美元,超過台積電1年資本支出的一半。這筆交易金額非常可觀,除了整體造成台灣資本外流,同時也勢必排擠台積電在台灣的投資,連帶影響到台積電在日、歐的投資,對於台灣整體經濟的成長有不利的影響。更何況,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擴大外流,半導體產業的高端人才也將隨之加速外流。
其次,台積電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有技術全面外移的風險,台積電因此將變成「美積電」。然而,經濟部長郭智輝對此表示:「這個擔憂是多餘的。」他指稱,台積電的全球發展戰略不會動搖台灣的核心地位,台積電的2奈米和1.6奈米產品,在2026年之前,不會在美國生產。但他真的能夠為台積電作擔保嗎?就算郭智輝真能保證「明年的事」,但「明年過後」呢?

護國神山成為貢品
第三,台積電此際卻是扮演「護國神山」的角色,暫時為台灣晶片擋住了「關稅風險」。此舉至少緩解川普擬對台灣半導體祭出關稅大棒的危機,而且比接管英特爾的方案好。雖然不如投資在台灣的效益高,但是至少比去接手英特爾的晶圓廠好,因為那會是個超難收拾的大坑。
從短期來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可能會有額外美國商機,但長期未必如此。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長期供應鏈還會因為赴美,增加成本,反而降低了毛利。而且在美建廠成本恐高達4倍,台積電要如何嚴控建廠成本,又如何讓「技術不外流」,以及美國大擴產是否波及供需,都是重大考驗。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安層次,川普被問到如果中共犯台,這項投資案能否把美國美國在晶片產業所受的衝擊控制在最小化的範圍內?川普說:「那會是毀滅性的事件,但至少美國能在晶片產業中占一席之地。」川普又說:「如果台灣出事,美國將在晶片產業中獲得很大的影響力。」這話聽起來並非保證台灣安全,反而談的是萬一台灣出狀況,美國仍握有足夠的高階晶片,甚至可以藉此取代台灣原有的晶片領先地位。川普安撫美國人,不必為晶片問題擔心;但聽在台灣人耳裡,豈不感到寒心? (相關報導: 風評:郭智輝,哪國的部長? | 更多文章 )

賴總統不懂「交易藝術」
總而言之,「台積電和親美利堅」這筆交易,是對台積電有利(因為不用課高關稅),但對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不見得有利。基本上,短期是守住了台美關係,至少讓川普龍心大悅,但仍無法確保台灣的安全問題。由此觀之,賴政府和民進黨還不懂川普「交易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