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換來什麼?旅美學者曝川普對台可能「2情況」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左)宣布擴大投資千億美元,引發外界憂慮台積電變「美積電」。(美聯社)

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台積電宣布到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進入川普2.0時代,台積電再宣布擴大投資千億美元,建造最先進晶片生產設施,市場憂慮台積電投資美國變「美積電」。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台積電的投資,如果被川普定位成單純的成功引進外資,對台灣就不是理想的結果,相反的,若能藉此讓川普願表達對台支持,那這項投資,雖然價格高昂,至少不是空手而回。

美國政府一直希望台積電將更多尖端製程,包括先進晶片封裝技術,轉移到美國,以降低對台灣的依賴,確保美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這次台積電的投資,不僅帶來資金還有技術,對美國晶片產業鏈可望帶來直接的助力。翁履中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次千億美元投資計畫,將成為美國近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晶片製造投資之一,無疑也是川普的重要政績,畢竟沒有什麼比單一企業在美國投資千億美元更能讓選民滿意,這也是台積電從美國《晶片法案》獲得 66 億美元補助的回報,完全符合「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好美德。

針對外界擔憂台積電投資美國變「美積電」,翁履中也表示這次台積電再宣布擴大投資千億美元,是2017年鴻海投資威斯康辛州100億美元的十倍,這代表台美關係有十倍的進展,還是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十倍的壓力?另有報導指出,台積電將會用這筆資金投資美國的半導體製造,是否暗示這項投資除了台積電本身的工廠外,也將會跟美國的公司合作,並且進行技術上的分享?

翁履中表示,倘若是投資原本傳言的英特爾(Intel)或其他公司,甚至與美國企業合資成立新公司,對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將會是利多,但對台灣而言,則可能意味著半導體技術的外流加速。翁履中也說,美國一直希望台積電將最先進的製程遷移,以降低對台灣的依賴,這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如今,美國拿到千億投資,接下來3奈米、2奈米是否會在美國落地,答案越來越越清楚。

面對川普對台灣至今仍未表達友善的態度,翁履中指出台積電的投資,如果被川普定位成單純的成功引進外資,對台灣就不是理想的結果,再者,如果無法改變川普對台灣的態度,仍然要對台灣加以高額關稅來消減貿易順差,台灣未來經濟表現,在引領台灣經濟發展的半導體產業,被迫逐步流往美國的情況下,恐怕很難不受到巨大挑戰。相反地,如果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態度,能夠因這筆千億美元的投資而改善,甚至願意表達對台灣的支持,那這項投資,雖然價格高昂,至少不是空手而回!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