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組對未來大學科系和職業生涯有深遠影響。對此,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商業週刊》專欄作家姚詩豪在臉書發文表示,許多學生選擇文組並非出於興趣,而是為了逃避理組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壓力,這可能導致未來求職困難。他強調,如果孩子對文組有熱情,應該支持,但若沒有明確偏好,他建議選擇理組來增加就業優勢。
高中生選組該考慮興趣還是出路?
姚詩豪近日在臉書粉專上發文表示,最近時常聽到一種說法,「除非家境寬裕,否則不建議年輕人選擇文組。(法律、會計這類硬技能例外)」。他也坦言,在看過那麼多面臨職涯困境的個案後,對於上述這句話無法反駁。
姚詩豪認為,大部分年輕人在選擇文組時並非出於對文學的熱情,而是為了避免理組的科目壓力,這樣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職業發展,尤其是在求職的過程中,理組背景的人要轉向文組工作相對容易,但反過來則較為困難。
不過,他也強調,如果孩子真的對文組領域有深厚的熱情與天賦,那麼選擇文組當然是值得支持的。他提到,身邊有一些同學從小對中文、歷史、外語等有熱情,並且在職涯發展上相當順利,並不輸給工程師,且生活充實快樂。
姚詩豪也對父母提出了建議,除非家境寬裕,不然應該引導孩子在選擇科系時要多考慮未來的就業市場,避免盲目追求「自由發展」,而忽視現實的競爭與職涯挑戰。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表示贊同,「T大文組路過,非常後悔當初沒選理工」、「文跨理有個屏障(高中大學純文組跨理工碩花了快兩年),理跨文就直過去」、「超認同」、「法律也是啊,除非很會念書考試理跨法律也比純法律吃香多了」、「有點技術成份真的比較好,純文科真的很吃力...」、「+1,先唸理組,之後若對文感興趣,不怕沒機會轉攻文科,甚至更加分,但先唸了文,若想從文要轉理不是不可能,只是難度太高了」。 (相關報導: 大學哪些熱門科系「前途卻超慘」?過來人點名3大系所:沒考證照就廢掉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