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示帳戶消長的風險意識

假投資類型警示帳戶不減反增,年增約4成。圖片來源:unsplash

持續數年的打詐依然是目前政府的重點工作,但執法、監理機關再怎麼努力,民眾似乎仍頗有怨言。以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每日公布的數據(被害人報案數),無論是件數、詐欺金額,詐騙手法第一名一直都是假投資詐騙,其次分別是網路購物詐騙、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假買家騙賣家詐騙、虛擬遊戲詐騙等,其中假投資詐騙占比平均高達5~6成,高峰時甚至到8成多。從查緝經驗,詐欺集團無論以何種詐騙手法取得犯罪所得、進而洗錢,終究要利用金融帳戶將鉅額犯罪所得轉換成法定貨幣使用(俗稱下車),因此在詐欺、洗錢、下車過程中涉及的金融帳戶依『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 將被列為警示帳戶而禁止交易。既然儀錶板顯示假投資詐騙件數、金額都是最多,再進一步分析111年~113 年這類型警示帳戶涉及的金融機構有哪些?再檢視這些金融機構、主管機關、監理機關三年來洗錢防制措施是否澈底落實。

一、假投資類型警示帳戶不減反增,年增約4成

筆者在任職新北地檢署檢察長期間,被告提供帳戶、擔任車手的詐欺案件,新北地檢署一直都是高居全 國首位,案件數也是以假投資最多,遂請合作司法警察針對假投資型洗錢模式予以瞭解,並調閱165反詐 騙平台相關金融帳戶數據進行分析。 依警示帳戶數據顯示的詐欺類型,有:假投資、愛情詐欺、解除分期條件、猜猜我是誰、遊戲點數等, 其中『假投資型』件數多、犯罪所得金額也最高,動輒數千萬元;另詐團為進行洗錢,也最愛利用金融帳 戶,因為速度快、金額高、具隱密性。以下就111年~113年假投資型警示帳戶,分析3年來個數消長、 金融機構防詐、洗錢防制的成效:

1. 警示帳戶總數 

(附表一)111年警示帳戶總數為100,774個,112年為98,603個,減少 2,171個(-2.2%);但 113年 總數127,039個,逆勢增加 28,436個,大增 28.8%,增加的警示帳戶,假投資型占62.2% (詳2所述)。 

附表一,警示帳戶、假投資型總數、占比。資料來源:最高檢察署2月月刊。
附表一,警示帳戶、假投資型總數、占比。資料來源:最高檢察署2月月刊。

2. 假投資型警示帳戶

(附表一)111年假投資型警示帳戶數為34,162個,占總數 33.9%,112年為48,167個,占總數 48.8%, 增加14,005個(+41%);113年65,858個,占總數51.8%,比 112年增加17,691個,成長 36.7%, 以總數來說,112年尚且減少2,171個,假投資型卻逐年大幅增加,113年比111年增加31,696個, 成長92.8%,隔年近乎翻倍成長,令人憂心(附表二)。 (相關報導: 長輩收到1訊息千萬別點!最新詐騙手法「600萬元差點一夕蒸發」,警教2招保住退休金 更多文章

附表二,年度比較。資料來源:最高檢察署2月月刊。
附表二,年度比較。資料來源:最高檢察署2月月刊。

二、前十大警示帳戶金融機構(詐團的最愛) 113 年假投資型警示帳戶超過總數一半以上(附表一,51.8%),哪些金融機構最受詐團青睞,其洗錢防 制是否出了問題。 1. 中華郵政三年激增4.8倍,113年攀升至第1名 (附表三)中華郵政(郵局)三個年度個數分別:111年1,821個( 占 5.3%)、112年6,008個( 占 12.5%),113 年10,619 個(占16.1%),不僅躍居第1名,還年年增加,比111年第1名的中國信託10,432個 還多(似近年最多),郵局不僅3年間增加8,798個,與111年相比更是增加4.8倍,當打詐是全民 運動時,郵局似是化外之地、完全不設防,令人擔憂成為洗錢防制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