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熱潮在台灣掀起風靡,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每每也吸引成千上萬個跑者參與。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發布的《運動現況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台灣有82.6% 的人口定期參與運動,在各種運動項目中,散步和快走項目佔了57.7%人數最多,慢跑則佔了18.6%排名第2。但不少常常跑步運動的民眾,平時也有抽菸習慣,其實這樣對健康的威脅更大! 吸菸與國人十大死因息息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每年因菸害致死的人數超過兩萬人,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吸菸的影響更為顯著:除了尼古丁會增加高血壓、血管栓塞的風險,增加肺部氣泡形成與破裂的機率;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還有菸霧中燃燒不完全的「一氧化碳」,無色無味卻有毒的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攜氧能力,長期慢性缺氧的情況下再進行運動,更會導致氣胸及各種致命性危機。 (相關報導: 超慢跑好處多!醫點名「6錯誤」最常犯,聽音樂也NG | 更多文章 )
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謂文表示:「一般人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通常低於1%,但吸菸者可能高達15%,吸菸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更會上升至一般人的10倍,這種長期性缺氧狀態尤其會對心血管功能產生嚴重影響,缺氧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法國健康教育委員會(CFES)針對這方面也提出警告,他們認為4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的運動員,因為抽菸會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影響體內組織缺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更高。美國一所大學進行的研究也顯示,人體最大攝氧量會直接受到抽菸的影響,更直接地說,菸抽越多,心血管能力就越差! 林謂文醫師指出,最理想情況是任何時候都不吸菸,但抽菸族在運動後更要當心!因為運動後身體需補充大量氧氣,此時吸入大量煙霧,會影響氧氣吸收;另外運動後因呼吸急促、需氧量高,此時吸菸會讓有毒物質吸收量比平時更高,容易引發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暈及疲倦等不適症狀。除了少抽或戒菸,現在市面上也有「有氧飲料」,經研究證實飲用可以增加人體的氧氣吸收量,並且提高細胞氧氣交換的能力,進而減緩吸菸對於身體造成的巨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