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數度放話「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劍指台積電。對此,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認為,美國政策重點是推動產業回流,台積電的「技術」是核心目標;但台灣政府姿態軟,恐缺乏籌碼和美談判,現在業界正在等4月,川普曾表示屆時可能會宣布半導體關稅政策。
慧榮是全球最大記憶體控制晶片設計商,總部設在台灣,而在美上市(NSDQ:SIMO),長期觀察台美政商關係。總座苟嘉章24日表示,川普是商人,放話目的是看風聲、探底牌,看對方嘴軟了再開始談;台灣關係上,他認為台灣政府姿態軟,美國講話一大聲,就著急因應。
苟嘉章建議,政府應先多聽多看,把時間拖長了,事態看得較清,業者觀察川普政策有優先次序,4月可能才會確定半導體政策。苟嘉章也談及業界對美國近年貿易政策變化看法,表示美國從投資管制、白名單到關稅等制度,層層封鎖,不僅限制中國發展,對國際商業也是一大打擊,直言「不樂見」。 (相關報導: 投資人全錯看DeepSeek了?黃仁勳財報前直球對決 輝達從蒸發19兆到失土漸收 | 更多文章 )
另外,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卸任前登場的白名單管制,14奈米或16奈米以下製程,只有BIS(商務部)審核通過的白名單才可以投片,由台積把關,此舉是為了防止中企再度繞道下單台積電。在川普提出新政策之前的過渡期間,業者觀察,不在白名單的非中系企業,若要下單12、16奈米製程,仍須經三關審查,才可交易、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