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企正在加速趕上台積電!1契機讓他們的晶片從「低價賣→賣不夠」 業界估毛利率增90%

受益於火爆全球的DeepSeek,近期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的股價飆升,有望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主要競爭者。(圖/翻攝自「中芯國際」官網)

受益於DeepSeek席捲全球的氣勢,近期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的股價飆升,在港股股價一個月間已上漲近3成。有專業人士指出,DeepSeek的興起不僅推動了中國AI生態發展,也為中國晶片的崛起奠定了基礎,使中芯國際加速追趕台積電的步伐。

AI應用爆發,中國晶片需求激增

根據《騰訊網》報導,目前中國已經有數百家公司接入DeepSeek,涵蓋雲服務、網路平台、手機、晶片、金融、醫療、汽車等多個行業,例如:蘋果與阿里合作開發陸版iPhone AI的功能,引發阿里股價上漲;騰訊、百度等科技巨頭的核心產品紛紛導入DeepSeek,使中國市場的AI應用迅速擴展。

此外,智慧駕駛、動畫與遊戲產業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對AI算力與晶片的需求,像是最近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2》就成為中國動畫的標杆,也擴大了AI在此領域的應用。

雖然如此,當前AI晶片產能仍然緊張,華為910系列需求已排至年底,而輝達的高階晶片更是難以獲取,讓中國企業紛紛轉向使用中國晶片。

中芯國際承接需求,中國晶片生態突破瓶頸

長期以來,中國成熟製程晶片市場受到美企大量供給的影響,迫使中芯國際、華虹等企業陷入價格戰,導致毛利率不斷降低。不過隨著AI進入普及化的階段,龐大的算力需求讓中國晶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DeepSeek的開源策略與中國晶片的高性價比相輔相成,讓阿里雲、騰訊雲等巨頭逐步轉向採用中國晶片;此外,DeepSeek與華為昇騰、天數智芯等企業也展開合作,繞開輝達的CUDA生態,發展自己的AI軟體體系。以上這些趨勢說明了中國開始減少對國外的依賴,有機會突破過去的「軟體枷鎖」,讓中國製造的晶片更具競爭力。

根據業界估算,中芯國際2025年第一、二季度的產能已經飽和,全年毛利率有望增長超過90%,淨利潤預計突破100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DeepSeek的爆發降低了市場對高階AI晶片的依賴,讓成熟製程的需求遠超市場預期。 (相關報導: 中國人工智慧「1技術大進步」社會管控更恐怖…美國提出警告了! 更多文章

中芯國際的未來發展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帶來的市場變局,正好銜接上中國國產EUV光刻機的技術突破,哈爾濱工業大學近期宣布,已經突破13.5nm光源技術,雖然中國EUV光刻機尚未實現量產,但這一技術突破與DeepSeek的興起形成了時間上的巧合,使得外界對中芯國際的未來發展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