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法少年再犯達6成以上 犯罪循環成問題 蘇俊賓籲:加強資源投入並重視後續追蹤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政院會議,針對觸法少年再犯問題,建議中央建立完善的追蹤機制,了解青少年是否真正脫離犯罪循環。(資料照,圖/行政院提供)

為有效預防兒童及少年犯罪,行政院今(20)日針對兒童及少年犯罪預防方案進行討論,並以三級預防理論為架構,從初級預防的宣導教育、二級預防的家庭支持,到三級預防的觸法少年輔導,全面提升預防體系。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肯定政院納入各部會的積極性,但也點出現行計畫成效及資源導入問題。

蘇俊賓指出,內政部統計顯示,近十年觸法少年犯罪人口率提高近五成,達到11785人。桃園市的統計更發現,矯正教育一年內再犯率高達63%,顯示現行體系僅能短暫延緩問題,未能有效幫助少年脫離犯罪循環。

蘇俊賓強調,風險辨識資訊未整合、介入輔導能量不足、缺乏後續追蹤機制是地方執行少年輔導工作的三大困境。他建議整合警政署、衛福部、教育部等跨部會資訊,建立更全面的風險評估系統,及早介入輔導。

針對高風險青少年,現有支援體系成效不彰。蘇俊賓以桃園市少輔會為例,發現現有資源多為非高風險青少年設計,導致高風險青少年參與率與完訓率極低。他呼籲中央與地方合作,針對高風險青少年需求,量身打造職訓與輔導資源,並提高誘因,鼓勵其積極參與。

蘇俊賓認為,輔導後的青少年「後來怎麼樣了?」是計畫最核心的議題。若缺乏後續追蹤,將無法驗證投入資源是否有效。建議建立完善的追蹤機制,了解青少年是否真正脫離犯罪循環,並據此調整輔導策略。

蘇俊賓強調,青少年犯罪問題是全社會的共同挑戰,需中央各部會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整合資訊與資源,共同為青少年創造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相關報導: 台灣小6童近半數霸凌過別人…一問才知「以前也被霸凌」!4種欺負最常見 更多文章

行政院長卓榮泰肯定蘇俊賓的建議,並指示各部會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全面提升預防犯罪效能,為青少年打造更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