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掉的拖把要丟回收還是垃圾車?環保局揭正確處理方式,小心丟錯慘罰6000元

拖把報廢後應依材質分類處理,拖把頭丟入一般垃圾,桿材質視情況回收。(示意圖/取自photo-ac)

乾淨是每個家庭與工作場所的基本需求,而拖把則是我們維持清潔的好夥伴。然而無論拖把如何耐用,總有一天會走向報廢的時候。根據「回收大百科」指出,當拖把不再使用時,應依照材質進行分類處理,讓回收過程更加有效率,台北市環保局自2018年6月1日起,也針對拖把、掃把等細長物品推出便捷回收政策,市民可直接交給資源回收車處理,無需預約,讓回收過程更加簡單。要注意的是,若是沒有妥善做好分類,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1200元至6000元罰鍰。

壞掉的拖把要丟回收還是垃圾車?

「回收大百科」網站指出,當拖把無法再使用時,應依材質分類丟棄。拖把頭多由聚酯纖維製成,無法回收,應直接丟入一般垃圾桶。拖把桿則需依材質處理,木製握把應拆下,另交給清潔隊處理,而金屬材質(如鋁製)的則可交由資源回收。至於塑膠部分,則需視當地垃圾分類規定來決定是否可回收。總體來說,拖把的回收價值較低,因此適當分類丟棄,才能確保垃圾處理更有效率。

環保局揭正確處理方式,小心丟錯慘罰6000元

根據台北市環保局規定,自2018年6月1日起,拖把、掃把、旗桿、曬衣桿等細長物品不需拆解、不需裝入專用垃圾袋,可直接交給資源回收車免費清運,無需再與清潔隊預約,使丟棄流程更加便利。

此外,台北市環保局也補充,針對不同材質的處理方式,金屬材質的掃具(如鋁製拖把桿)會在回收時切除無法回收的部分,剩下的金屬部分則進行回收再利用。木製、竹製、塑膠製的掃具則交由廢棄物去化管道處理;拖把頭(纖維材質)則因無法回收,仍需丟入一般垃圾。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