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以民調定輸嬴,舉世獨創,提名程序,豈可兒戲!

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與蔡英文總統競爭提名初選,民進黨竟二次延長初選時程。(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了勝選所以制度不重要?為了要「贏得選舉」,就可以在某種特定考量下,任意改變政黨初選的既存制度或時程?因為「制度」是因人而設的,自然也可以因「人」而擅加變更。這算是民主新法則嗎?或是威權復辟的另一套變種的神邏輯?

被歸類為菊系的立委劉世芳於10日臉書上表示,「這一步,保住民進黨的價值了嗎?中執會今天晚間通過總統初選延長賽,二位參選人既然都表示參選到底,就不需再質疑中執會的決策過程。接下來的四十天初選期才是進入深水區,對黨對人民,是大挑戰也是大考驗。去年1124民進黨大敗後,主席說:台灣人民不欠民進黨。現在,我們能不能透過這一場總統級的初選告訴全體黨員:台灣人民需要民進黨?」

民進黨中執會學成葵花寶典的去勢「自宮」

劉世芳復於12日受訪表示,「目前看起來是還可以,至少是中執會共識決,但是初選最後一個程序是民調,民調就是回應全體台灣人對於民進黨參選人的支持,這跟投票相去不遠。」

我個人對於政黨提名人運用民調做為提名依據的程序是很不以為然的。這大概是全世界民主國家中唯一的天才政黨選制。如果政黨主席是由全體黨員投票選出,為何政黨的總統提名人卻是交由全民民調來決定?這制度的設計本身就充滿了人為的自利考量。但既然是已被確定的競賽規則,任何參賽者自應照著這套程序去博取勝出。同樣的,當黨主席已拍板遊戲規則的進行時程,參賽人也都無異議接受了,何以竟然可以在一場「中執會的會議」上就被輕易更改了?

據一份被爆料且正在坊間流傳的所謂「備忘錄」似乎可以窺探到人為(派系)操作的斧鑿:

4/10   民進黨中執會備忘

陳菊開場 / 直說初選不能照這樣走下去

陳明文接棒 / 表示初選應該要延到國民黨總統人選出來後

陳其邁 / 王定宇 管碧玲 等人相繼附和

林俊憲  陳茂松反對

卓主席宣布休息 / 闢室協商 

卓榮泰 羅文嘉 陳菊 柯建銘 陳明文 陳其邁 林俊憲 参加

陳明文拿出中執委連署提案 / 卓榮泰和羅文嘉不同意  

卓榮泰和羅文嘉提出黨版。陳明文 陳其邁開始強力反對 / 堅持要延到國民黨提名完

最後顧慮到中執委提案版本一旦公開 對名單上的中執委可能產生嚴重的後遺症

照黨中央版本通過

20190403-民進黨主席卓榮泰3日出席民進黨中執會。(顏麟宇攝)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出席民進黨中執會。(顏麟宇攝)

「速戰速決」VS.「事緩則圓」?

純就競賽策略而言,挑戰者賴清德自認為民氣高於小英,顯然就會是採取「速戰速決」的急攻戰法;而擂台主小英總統居於現任優勢,卻仍期待著可經由協調過程把對手搓掉或進行某類組合的交換,因此當然希望採取延長賽。所謂民進黨中執會無非是秉承「上意」而對賽期「強行」修改,造成對手的戰術失利的一種「偷吃步」,也就是俗稱的「奧步」。而這樣的機關算盡,真的就如劉世芳所稱的「總統初選人一定要體會到,現在對於民進黨是最大挑戰,必須理解台灣人民期望在哪裡。」

如果回頭去看小英總統在4月9日上午11點15分在總統府所召開的記者會,她針對民進黨初選所引起的紛爭,在中執會召開前夕不惜親上火線,嚴正表明:自己對於選戰從不怯戰,僅希望黨能勝選。 (相關報導: 李瑞中觀點:平議韓國瑜市長訪問哈佛的爭議 更多文章

然而通觀小英總統在記者會上近兩千字的談話內容裡,作為政治時事論述者,我幾乎完全讀不出小英作為總統高度的民主思維與情懷?反而的,我卻聞出令人駭然而懼的「謀機之道」。全文中,乍看下,通篇不慍不火,沒有暴衝式的狠話,也似乎是心平氣和地在跟每位關心者要講道理。如果我們將每一段話或小英所娓娓道來的每一個理由都掛在一個「我是不可取代的」的前提上,則小英所推導的演繹,確實是無懈可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