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春祭大典 「轉世神馬」溜圓白駿將同受朝拜

溜圓白駿。

擁有近8百年歷史的成吉思汗陵蘇魯克大典(春祭大典)即將在27日舉行,屆時將有99匹「轉世神馬」溜圓白駿的隨群白馬,也將被牽至成吉思汗陵園、供人朝拜。新華社稱,這是近80年來,參與大典的溜圓白駿隨群首次達到99匹。

溜圓白駿慶典。
溜圓白駿慶典。

成吉思汗陵園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巴音昌呼格草原上,三五成群的馬兒陸續歸廄。這裡一共放養了99匹白色母馬,其中30餘匹是10天前,才從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草原來到這裡。牠們是由成吉思汗守陵人—達爾扈特人多方尋覓而來,被認定是成吉思汗「溫都根查乾」(溜圓白駿)隨群。

溜圓白駿。(翻攝網路)
溜圓白駿的隨群。(翻攝網路)

養馬老人巴音青克勒說,每天一早他會將白馬放出去,讓牠們在廣闊的草場上自由奔跑。太陽下山後,馬群尋著來時路回到馬廄。一年四季,巴音青克勒每天如此,他的父輩祖輩也曾如此,世世代代年復一年守護在馬場,守護著這群天賜的神靈。

溜圓白駿。
溜圓白駿的隨群。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那楚格介紹,溜圓白駿是一匹白色的健壯駿馬。1211年,成吉思汗在茫茫大草原上拉起萬群牲畜的練繩,用99匹白色母馬的鮮乳獻祭蒼天,並將一匹白駿掛彩,冊封為長生天的神馬,進行供奉。

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像。

當年被冊封的神馬被稱為「溫都根查乾」,即「溜圓白駿」,由成吉思汗的守陵人達爾扈特人以轉世的形式一直傳承至今。平日里,神馬有專人放養,規定不准印記號、不准剪鬃、不准騎乘,一年四季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只有在春祭大典這天,才被牽來供人朝拜,而且這匹「溜圓白駿」的隨群必須有99匹。  (相關報導: 800年歷史謎團 成吉思汗長眠之地即將揭曉 更多文章

溜圓白駿慶典。
溜圓白駿慶典。

目前供奉在成吉思汗陵園的溜圓白駿,已是33歲高齡,相當於人類的100歲。溜圓白駿去世後,會為其舉行隆重的送葬儀式,同時尋找其轉世。在清末時期,溜圓白駿隨群曾一度達到多匹。上個世紀受日本侵華戰爭影響,加上適合養馬的草場面積減少,隨群數量急劇減少,由於尋找難度大,一直沒有恢復到99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