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發1萬元消費券了?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財政部給答案了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羅智強、張智倫1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比照2022年「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立即啟動「還錢於民2.0」,並向全台灣每人發放1萬元現金。(資料照/郭晉瑋攝)

財政部公布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淨額,加計遞延入帳稅款後,總額達新台幣3兆7619億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較原預算數高出5283億元,也創下歷年最高超徵金額。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羅智強、張智倫1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比照2022年「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立即啟動「還錢於民2.0」,並向全台灣每人發放1萬元現金。對此,財政部強調,依照相關法規,稅收超徵款項應優先用於減債。

稅收超徵 政府要發1萬元消費券?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雖然超徵金額達5283億元,但中央可支配的稅收僅有3757億元,另有802億元屬於地方政府財源,724億元則需撥入特種基金(如長照、健康福利捐等)。依據《公共債務法》與《預算法》規定,113年的超徵稅收必須優先用來減少當年度原編列的1571億元舉債預算,並依法還本5%,即1150億元。此外,因應立法院調高歲計稅入,債務還本需補足至1158億元,去年12月25日已先額外編列200億元還本空間,最終實際還本金額達1358億元。

財政部強調,113年收支為正數,「若有多出的資金,未來將由主計總處在編列預算時進行規劃。」至於過去發放6000元現金的政策,則是基於疫後經濟成長考量,不能與目前情況類比。

財政部回應曝光

財政部長莊翠雲早在去年底就曾表態,稅收執行良好將優先用於減少舉債、增加債務還本,政府不會再推動普發現金政策。學者也指出,稅收超徵並不等於政府「盈餘」,類似企業營收增加但仍處於虧損狀態,自然無法發放股利,因此不應簡單將超額稅收視為全民紅利。 (相關報導: 不繳國民年金又沒工作!年老時一樣有退休金,勞動部曝符合1條件「月領4000到身故」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