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向來有「台灣糧倉」的美譽,為了讓農業持續發展,並且因應高齡化、缺工以及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農業,鼓勵農民導入科技,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品質。自今(10)日起至3月24日,「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正式受理申請,個人或農民團體申請智慧農業設備最高可獲得30萬元補助,若與學術研究單位或設備業者聯合申請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計畫,補助金額更可高達100萬元。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農業產值連續六年蟬聯全國第一,112年更突破936億元,然而,農業面臨高齡化、缺工、極端氣候變化等困境,為推動智慧農業,雲林縣積極輔導農民將智慧農業科技導入創新經營與產業升級,提升農業生產技術,促進產業朝向自動化、精準化、智慧化以及永續發展。
張麗善強調,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之路,可作為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有效方案,透過現代科技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確保農產品品質和可追溯性。
本次補助計畫內容包含環境控制因子、感測器、生產智慧設施,甚至是產銷設施系統。透過引進AIOT、自動化農機生產設備以及產學合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專案申請等,結合經驗和技術,發展省時省工的農務管理系統、智慧耕作以及大數據分析,促進農業科技化、智慧化和省力化轉型發展。 (相關報導: 一不小心30萬元沒了!住6樓以上「3月底前沒做1事」將重罰 符合條件還能拿補助 | 更多文章 )
「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自2月10日至3月24日受理申請,凡有意願建置或擴增「智慧農業」科技相關設備,如智慧環控系統、智慧感測系統、智慧生產機具及智慧產銷系統導入農業生產管理,且有明確需要解決或改善問題以提升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民,皆可提出計畫書申請。申請人可於期限內向設置土地所在地或經營場址所在地所屬農會及農業合作社提出申請。民眾可至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查詢相關資訊,或洽詢農業處農務發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