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S離開的新聞,令大家震驚不已,不僅只是事態的突然,還有大S這麼年輕的年紀,竟然併發流感肺炎重症而離開。
每到冬春季節,流感都是威脅健康的大敵,然而在診間當問到有沒有打流感疫苗的時候,常常會得到民眾的回覆說:「流感其實就是身體稍微不舒服了一點,不打也沒關係吧?」其實並不然。
2024-2025的這個冬天,在急診就接過不只一個年輕人,因為流感併發重症肺炎,插管甚至放葉克膜的故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重拾對於流感疫苗的重視。

打流感疫苗還是中流感3原因
不少的民眾應該會有類似的經驗,想說打疫苗後就可以「百毒不侵」,就在秋冬之際接受了疫苗施打,殊不知,打完之後沒多久重感冒,去醫院快篩是流感陽性,相信這時候的大家應該內心都有OS:「早知道就不打了,打了還中不是白打?」
這邊幫大家整理打流感疫苗還會中的三大常見原因:
1.人體免疫建立需要時間:
一般來說,施打後要2至4週才能建立足夠的抗體對抗流感,如果在還沒有建立足夠抗體前接觸到流感病毒,還是可能會中。
2.流感病毒變異快,疫苗不一定有涵蓋到:
流感疫苗的製造方式是醫學科學家先利用雞蛋進行病毒培養,並根據病毒變異型態預測出「最可能流行的病毒株」所批量生產的「非活性疫苗」。
這時候可能會有「沒猜中」的機率,像是2024-2025年台灣與日本流行的H1N1病毒株是有猜中的,防護力效果就會比較好,但流感病毒有分A型與B型,如果有一型沒猜中,還是會有得到的機率。
3.即便猜中流感是哪一隻,還是可能會感染:
根據2023年發表於臨床感染疾病的論文指出,流感疫苗能降低感染率,也有研究指出,流感疫苗能夠降低21%居家內傳染的機率,但並非降到零,因此即便打了疫苗、猜中病毒株,還是可能會感染流感。

流感疫苗「防重症、住院」的關鍵保護罩
流感疫苗關鍵不只是「降低感染」,更重要的是減少「重症」以及「住院」!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覺得好像打不打都差不多,其實不然,流感疫苗在醫學上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要避免重症以及住院率。
1.減少住院率:
研究指出,施打流感疫苗,能夠降低大約六成因為流感併發症(休克、喘、敗血症等)而住院的機率。
2.避免流感併發的肺炎重症:
多篇醫學研究統計指出,流感疫苗能有效降低四至六成感染者的肺炎重症機率。根據新聞報導與臨床經驗,大S的情況推測是流感併發肺炎重症所導致,而且這類重症「不限於老人」,在2024-2025這段期間,我至少就有碰過三至四個年輕30至50歲個案因為流感肺炎重症啟動葉克膜。

最後還是要呼籲大家,千萬別輕忽流感疫苗能對我們的保護作用,儘管流感疫苗並不能完全讓我們「不感染流感」,但能有效降低我們住院或是嚴重肺炎的機率。還是會建議大家,每年都能接受流感疫苗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生命因為有限所以寶貴,因為有限,所以才要不懈努力。 (相關報導: 大S病逝日本!生病絕不能做1事=讓身體中毒,很多人不知道 | 更多文章 )
本文經《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授權報導,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