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後,對於高齡者的監理方式大幅改變,暌違7年之後,銀行又將可以對70歲(含)以上的高齡民眾推介結構型商品了,預計今年4月底5月初實施。
另外,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也表示,期貨交易人目前也有70歲以上不得開戶的規定,證期局跟銀行局的修正方向一樣,將不再用年齡做劃分,而是將改由期貨公司對期貨交易人的適合度做實質審查。
黃厚銘說:「原來規定有用年齡做限制,方向上將改用投資人適合度或商品適合度,不再用年齡的單一標準。」
金管會今(4)日於例行記者會預告,「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管理辦法」第29條之1修正草案,各界如有意見,可於公告翌日起60日內,至金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站之「草案預告」網頁內提供意見。
金管會銀行局主任秘書王允中表示,倘若一切順利,預計今年4月底5月初實施。另外,根據櫃買中心統計,我國銀行業承做結構型商品的流通餘額,2024年12月底為7117.16億元。
這也是2018年2月1日,金管會修改有關規定,要求銀行不得對70歲以上民眾推介結構型商品,所謂的「70條款」實施7年之後,金管會的監理思維再次大幅轉彎,回歸不以年齡作劃分。
昨非今是,暌違7年後再次不設限
王允中表示,金管會銀行局已在今年1月10日預告,將修正信託相關法令,刪除目前信託業不得推介信託商品給70歲以上非專業投資人之後,於衍生性金融商品部分的同步修改,至於是否兩個一起實施或信託的部分先實施,屆時再看狀況而定。
金管會今日新聞稿提到,本次修正主要為鼓勵金融業開發設計滿足各年齡世代金融需求,刪除銀行向一般客戶提供結構型商品交易服務,對年齡為70歲以上者不得以當面洽談、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繫、寄發商品說明書等方式進行推介之年齡限制,銀行應本於專業,以客戶適合度及商品適合度作為是否推介結構型商品之依據,以營造友善金融服務環境。
王允中說,目前是70歲以上,不管有無投資經驗、專業,銀行都不能推介結構型商品,以後是民眾的狀況如果允許、有其專業,銀行依據內部標準也可以推介。 (相關報導: 永豐銀行擬招百名策略人才 說明會2/18起跑 | 更多文章 )
王允中說,他要一再強調,金管會對高齡族群的保護還是在,年齡拿掉不代表銀行可以全面對70歲以上的高齡人士推介結構型商品,銀行必須充分瞭解客戶、確認客戶可以承擔風險,依據銀行內部標準進行判斷,銀行必須回歸自己專業、銀行的責任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