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選倒數24小時,IEOM國際觀選團發表近日來對台灣選舉的觀察。面對各界關注美國政府官員選後分訪兩岸,美國在台協會前台北辦事處處長(AIT)楊甦隸、司徒文皆表示這是正常慣例。
美國政府將在選後指派前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來台,會晤總統馬英九及新總統候選人;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則將前往北京,會晤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兩人出訪主要是為傳遞美方訊息。
楊甦隸(Stephen M. Young)指出,美國在選後派代表到台北和北京,是正常慣例,外界不必做過多聯想。至於代表會代美方傳達什麼訊息,楊甦隸則認為,美國代表應會提醒北京尊重台灣的選舉結果、不要過度恫嚇。
同為前AIT處長、現任清大亞洲政策中心主任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表示,這次美國派現任及前任副國務卿分別造訪兩岸,目標應是要穩定兩岸情勢,「不要任何人製造新問題」。
司徒文也說,這次美國政府要求各界尊重台灣民主過程,顯示美方較4年前更平等看待台灣大選結果,「我比較喜歡美國政府這次的態度。」
美國前參議員、阿拉斯加州州長法蘭克‧穆考斯基(Frank Murkowski)則表示,歐巴馬政府4年前並沒有像今天發出聲明,要求中國尊重台灣選舉結果,可見美方也相當重視這次選舉。
2016台灣大選國際觀選團(IEOM)由包含司徒文、楊甦隸等18位來自全球10國的兩岸事務專家組成,旨在觀察台灣選舉情形及政治發展。觀選團近日分別走訪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及其他第三勢力的競選總部,明天也將在投票所及中選會計票中心觀察投票和選務工作。 (相關報導: 《泰晤士報》:蔡英文有望成為東方梅克爾 | 更多文章 )
穆考斯基也分享此次他的觀察心得,認為這次選舉年輕人參與度明顯變高,也有像時代力量這樣年輕的小黨崛起。穆考斯基笑說,像時代力量的總部,不但空間相對較小、還位在四樓,「果然只有年輕人才有力氣爬上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