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鳥杯國際大學生傘具創意設計大賽,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生石瑤、徐翊峰作品《THE ROAD HELPER》,巧妙地將傘面與交通路障結合,採用特殊的傘面材料實現發光功能,為汽車駕駛員夜晚臨時修理車輛提供安全保障」,這項創意榮獲大賽銀獎。
以「創意傘具 時尚生活」為主題的傘具創意設計大賽,由大陸晉江市主辦,希望激發來自國際大學生的創意,設計的作品從創新性、功能性、外觀性、展示性、主題性等多方面演譯工業設計的利用。
去年9月啟動以來,經過3個多月的徵件,共收到海內外參賽作品863件,其中分別來自28所大陸院校和11所臺灣院校的師生以及專業設計機構。最終選出來自臺灣中原大學、大同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華僑大學等院校的作品11件。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生石瑤、徐翊峰設計的作品《THE ROAD HELPER》與研究生李昀容作品,共計兩組於初選入圍前30強,經過第二輪展示與答辯後,決選結果已於日前揭曉,中原大學石瑤及徐翊峰的作品得到銀獎。
主辦單位指出: 「本次大賽的作品極好地體現了時代創新性,充分發揮了傘具的實用性功能,如臺灣中原大學石瑤與徐翊峰創作的《THE ROAD HELPER》,就巧妙地將傘面與交通路障結合,採用特殊的傘面材料實現發光功能,為汽車駕駛員夜晚臨時修理車輛提供安全保障」。
主要設計者石瑤來自溫州,他高興的表示:很慶幸自己到台灣中原大學就讀研究所,因為設計學院強調多元思考及跨領域學習,在指導老師的安排下,他選修許多景觀、建築、商設的課程,豐富自己不同領域的知識。大學主修景觀建築,來台灣念室內設計,經常與研究室夥伴參與各種競賽。
石瑤認為此次於傳統傘具利用既有材料創新應用,中原設計學院的跨領域學習模式與多元思考,給他帶來最有用的養分。共同作者徐翊峰表示:透過與大陸同學的合作參賽,除了彼此切磋交流設計想法,陸生對學習的認真與執著態度,值得自己好好學習。
指導老師陳歷渝副教授指出,創作團隊在遮雨的基本功能之外,以材料利用及功能創新,增加照明及反射警示多功能的創意,讓傳統傘具有創新應用,應是作品得以勝出的主因。他喜歡帶領學生在生活中找創意,設計學院現有許多文創、視傳等專長的教授,對學生在產品創意發揮指導與落實想法助益頗多,未來將繼續發揮中原設計特色,帶領學生用創意實踐理想。
本文經轉授權自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