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部描述人妻大變身的爆紅偶像劇,女主角對花心老公有個經典台詞:「我回不去了」。這是一個楔子,本文不是要寫劇評,而是引用它來看待中國近現代出現的一些狀況。
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團聚節日,每年一到春節前夕,南方的廣州車站有如擠沙丁魚般的人潮一批又一批湧入車站等待搭車回家鄉過年,這群龐大的勞動隊伍在每年過節時刻,搭乘大眾運輸回家,這個回去的單純行為造就了世界上人類在單一時間最具規模的地表移動。
但是,就算是擠到頭昏眼花搭車回家鄉跟父母拜個年,這群移工還算是幸運的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有一群人已經是「回不去了」,在中共持續執政當下,有些中國人被國家刻意地「流放」海外,每逢過節,這些海外的中國人想回中國,簡直比登天還難。
(春運再難,難不過回不去的時代和眾多回不去的人。)
最近有部電影「太平輪」上集也是描述歷史上有名的「回不去」例子,國共內戰中,國民黨的腐敗造就了共產黨的勝利,內心很感慨,太平輪故事讓人感傷,是一個大時代的悲劇。導演吳宇森用電影呈現出以失敗者角度訴說故事的悲劇美學,每個角色,導演無不賦予他們在史事中因悲劇發生而出現不該注定卻注定烙上永恆遺憾的悲劇性格,吳導用絕對極致的美學手法呈現國民黨在國共內戰的戰場與軍官愛情故事,細緻描述出大時代的整體悲劇,我從中體會到那個大時代的悲劇,必然留給這個世界無止盡的反省與哀思。
故事拉回現代,暫居在臺灣的六四天安門民運領袖王丹日前接北京的雙親來臺,王丹因為與中共政權的政治對立被中共流放海外,還遭當局撤銷中國國籍。這是當代中國的悲劇,王丹在臉書上說:「能夠在身邊侍奉陪伴父親,是我最大的心願之一。對於被拒絕入境中國,探親也不被允許的我來說,也是彌足珍貴。」
如同歷史上的國共內戰終局,中共以勝利者之姿將政治敵對者流放海外,並以國家機器永久制約他們的自由進出,讓許多人變成「黑名單」,特別是針對政治上的反對者無法再踏入國門一步。於是「回不去」的故事漸次展開,過年時分的溫馨團圓,總有些人享受不到。
幸好有民主臺灣。王丹特別感謝臺灣,他說:「同時也要感謝有臺灣這樣一個地方,能夠讓我們家人團聚,而不必長途飛行十幾個小時去美國,這對於年近八十的父母來說實在太辛苦。感謝臺灣。」
或許王丹算好運,至今仍有天安門民運領袖吾爾開希的父母被中共阻撓與之相見,「回不去」的故事引出六四事件的當事人外,也在當前中國境內持續發生,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上臺後加緊對民族自治區政治與經濟上的控制,在官方用語上大致上將民族自治區當成「戰場」,例如以相當接近軍事手段對付被官媒冠上「極端宗教恐怖主義份子」的新疆維吾爾族人,維吾爾人居住在中國西部的新疆地區,以穆斯林為主,他們的語言屬於突厥語系,而新疆書記是漢族,近幾年因中共開發油田讓漢維關係頗為緊張。
這種緊張還是讓中共佔了上風。這一年來媒體披露近千名新疆維吾爾人逃離中國,特別是逃到東南亞的泰國,並住在泰國提供的拘留所,然後又從居留所逃了出去。報載說,許多維吾爾人隱匿自己的身份不稱自己是中國人,有位女性受訪明白表示:「我們決定,我們寧願逃走,也不回中國,在中國我們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