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阿道夫.希特勒這位長期單身未婚的獨裁者,一手造成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種族滅絕,他和非猶太裔的德國女子愛娃.布勞恩(Eva Braun)之間的情愛糾葛,就會是一段平凡無奇的故事。希特勒對於女性本質和社會角色的強烈觀點,塑造了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 Socialism)的意識形態;也因此,從他在「床上政治」的表現,就可以隱約看出他的核心思想,以及從這些思想得出的政策。
(希特勒與愛娃)
阿道夫.希特勒生於一八八九年,他的母親名叫克娜拉.波佐(Klara Polzl),父親的名字是阿洛伊斯.史克爾格魯伯(Alois Schicklgruber),他是克娜拉的表親。至於「希特勒」這個姓氏,要等到未婚生子的克娜拉嫁給約亨.喬治.海德勒(Johann Georg Hiedler)之後才出現的。當時某位戶政官員將「海德勒」這個名字拚寫成「希特勒」,希特勒的繼父採用了這個寫法。阿道夫是克娜拉和阿洛伊斯的第四個孩子,卻是第一個沒有夭折的。他的妹妹寶拉(Paula)是個發育遲緩的孩子,希特勒痛恨這個事實,而且一直對外界隱瞞。
一九二九年底,在希特勒與當時年僅十七歲的愛娃.布勞恩相遇時,他已經從原來潦倒的藝術家,搖身一變成為激進的民族主義政客,仍然在通往權力之路上苦戰。他刻意不結婚,因為(和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一樣)「嫁給」自己的國家,而且永遠沒辦法騰出時間照顧妻子和家庭。除此之外,他不想要孩子。「我發現,天才的子嗣處境都很艱難︙︙而且,他們大部分都是白癡,」 他如此對自己的管家說道;這種觀點很可能來自於他埋藏心中的一個恐懼:他可能會生下另一個寶拉。
但是希特勒身邊從來不缺女人,她們受到他滔滔雄辯的力量,他身上散發出的魅力,以及他對於自己一定能復興德國,讓國家重返偉大境界的極度自信吸引。而也因為如此,對於他個性中的種種缺點不合身的衣裳,還有愛娃.布勞恩說的「他有趣的小鬍子」,全都視而不見,還對他投懷送抱。
有些(按照傳言)甚至還主動到他的座車裡,好讓他能停下來安慰她們。而希特勒總是對她們大獻殷勤,親吻她們的玉手,和她們打情罵俏,然後,好像是他應得的接受女子的愛慕之情。
希特勒認為女性和他本人一樣,都是策略高手。他的理論是,一開始,女人會用盡辦法贏得男人對她的信任。接著,她柔軟的手指就開始撥弄男人的心弦,剛開始時是輕輕的撩撥,後來下手就愈來愈重,直到她終於能牢牢掌握男人,讓他「按照她心裡的想望而起舞」為止。
大致上來說,希特勒比較偏好身材豐滿的金髮美女,他也喜歡和女演員與能討他歡心、讓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子調情。希特勒還喜歡年輕女孩,這是因為他守寡的異母姐姐安琪拉.拉烏伯(Angela Raubal)在一九二七年時,帶著她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安吉拉.「葛莉」(Geli)與他共同生活的緣故。希特勒和葛莉陷入愛河。他把這個年輕女孩像囚犯一樣關在公寓裡,沒得到他的允許不准到外面, 而且在准許她出門時,還要派人監視陪伴。葛莉大吼大叫,然後落淚哭泣,哀哀懇求,威脅恫嚇, 但是希特勒就是不為所動:她只能在他告訴她的時間和他指定的人,去他指定的地方。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在兩人一場異常激烈爭吵以後,二十一歲的葛莉拿起希特勒那把六點三五公分的瓦爾特(Walther)手槍,射穿了自己的心窩。
(與希特勒有不倫戀的Geli。)
希特勒震驚而哀傷,同時也心存警惕:要是媒體發現,他竟然和自己年輕的外甥女發生性關係, 可能會引發不利的政治影響。他手下的納粹黨人,同樣十分關切這件事,他們成功的「安排」報紙有關葛莉自殺的報導,說成是她因為歌手之路受阻,沮喪之餘才走上絕路。希特勒短暫的為她服喪。他讓一名藝術家,根據她的照片繪製一幅肖像圖,然後命令他的管家安妮.溫特(Anni Winter),每個星期都在葛莉原來的房間裡擺上鮮花。
即使還在和葛莉談情說愛時,愛調戲女性的希特勒已經和其他女性糾纏不清。其中一個就是愛娃.布勞恩,她甚至比葛莉還年輕。他們結識於一九二九年底,首次相逢的地點是希特勒的朋友、公眾演說的教練,與納粹御用攝影師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_mann)家裡的工作室。希特勒進門的時候,愛娃正踩在梯子上擺放物品,這項討厭的麻煩工作,卻讓她修長的美腿不經意的顯露出來。希特勒很高興的發現,她的容貌也同樣姣好;之後,在葛莉和其他女子之間,他偶爾會安排和她見面。
在他們初次結識之後,愛娃問她的雇主:「這個阿道夫.希特勒是誰?」的確,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愛娃的父親費里茲.布勞恩(Fritz Braun)很看不起希特勒,認為他是個「半瓶醋的三腳貓, 一個自以為無所不能、想要改造世界的低能白癡。」 而與此同時,愛娃的姐姐愛希.布勞恩(Ilse Braun)正和自己的猶太裔老闆、喉科醫師馬克斯(Marx)談戀愛,她也很不屑希特勒。
愛娃受希特勒的吸引,但是對於他這個人、他的政黨和政治事業,卻完全一無所知。希特勒認為,女人對於政治有非常惡劣的影響力。看看蘿拉.蒙特茲的例子:這個女人毀了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我痛恨愛搞政治的女人,」希特勒如此宣稱:「政治家結交的女友,必定不能太聰明。」 從這個觀點來看,愛娃簡直就是完美人選。她不准人們在她在場時討論政治,她甚至從來沒有加入納粹黨。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愛娃最後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得到希特勒的青睞呢?她長得很漂亮, 這是很重要的原因,這個藍眼珠的金髮美女,用過氧化物染劑讓自己的髮色更加明亮,以妝扮來襯托自己的好身材,還以自己設計的衣著搭配出高雅簡潔的風格。她的身形苗條,而且長期保持如此,即使在上學時溜冰與做體操,也依然保持纖細身姿。(在一段愛娃與希特勒的錄影片段裡,她即席來了一次不怎麼優雅的側手翻動作。)她的個性活潑而友善,而且出身備受尊敬的家庭。她相當的聰明, 卻也驚人的盲昧無知。她最愛看愛情小說,是瑪格莉特.米契爾(Margaret Mitchell)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的書迷,也是喜歡找樂子的少女;她的母親曾經盼望,這個女兒能夠運用她美麗的容貌,招來一段更好的姻緣。
(愛娃認識希特勒時,甚至比葛莉還年輕。)
在家裡,愛娃和姐姐愛希、妹妹葛麗托(Gretl)同房睡覺。費里茲和妻子法蘭希絲卡(Franziska) 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而對於愛娃在女修院學校裡成績平平,費里茲特別不滿;愛娃後來輟學,因為修女對她四處惹禍,已經不能容忍。費里茲盡力想約束她,但是愛娃任性執拗,而且詭計多端, 最重要的是,她想要按自己的意思過自己的人生。
而幾乎就在她與阿道夫.希特勒頭幾次「約會」之後,愛娃就愛上他。然而,希特勒對她卻沒有什麼興趣,愛希還嘲弄妹妹,說她在倒追一個老男人。葛莉的死,讓事情變得簡單。最後,希特勒找到一處安全的場所,可以和愛娃見面:他的家。他們很快就發生性關係。他們作愛時,最喜歡的一處位置是一套紅色的長沙發,椅背有蕾絲織套保護;在那次可恥的慕尼黑會議裡,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英國首相張伯倫(Chamberlain)、法國總理達拉第(Daladier),以及希特勒一起合照,就是在擺放這套沙發的大廳裡拍下的。
愛娃還是希特勒眾多女友的一個,不過她卻是頭一個獲邀到他家過夜的女子。她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就是英國籍的寡婦溫妮芙瑞.華格納(Winifred Wagner),她是作曲家華格納之子齊格非(Siegfried)的遺孀。不過,在溫妮芙瑞衡量過希特勒的性格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希特勒在公眾面前安穩平和的儀態只是一種偽裝;他的真面目,是私底下令人驚恐的野獸般舉止。她停止和希特勒來往。也有謠言指出,她對希特勒的性癖好十分反感:據說,希特勒要她扮演母親的角色,然後拿鞭子抽打他。
愛娃要不是對這種癖好沒有什麼意見,就是希特勒沒打算要她扮演母夜叉施虐狂。他們是發生了性行為,但這不是愛娃吸引希特勒的重點,而是希特勒很喜歡聽她叨叨絮絮的說著演員和女明星的閒話八卦,還有他們一起參加的派對細節。希特勒的管家認為,愛娃並不聰明,不過是個漂亮的洋娃娃罷了;但是希特勒卻發現,她喋喋不休的空洞話語有助於他的心思從工作轉移出來,不去回想他想將四處受到箝制的德意志,轉變為一個純粹金髮納粹國度的雄圖大業。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希特勒卻忽略了愛娃,把她一個人撇在家裡,孤單寂寞而且窮極無聊。一九三二年,她決定嚇一嚇希特勒,好讓他更認真對待她。在萬聖節寒冷刺骨的晚上,午夜剛過, 她拿起父親那把六點三五毫米手槍,對著自己開槍。愛希在稍後發現妹妹倒在血汨裡,一顆子彈打在靠近頸動脈的地方。
愛娃在事前已經打電話通知醫師—當然不是和愛希過夜的馬克斯大夫,而是一位她認為會將此事告知希特勒的人。子彈很輕易的被取出了,愛娃很高興見到希特勒手持鮮花到醫院探視她。他甚至為了她自殺未遂而大受感動。「她是因為愛我,才這樣做的,」據說,希特勒曾這樣對海因里希. 霍夫曼說:「現在我一定要看著她,不能再讓這種事情發生。」
但是希特勒主要的憂慮,還是在公眾觀感層面:在他的生活中出現太多位自殺的女性,這會引發嚴重的政治後果。愛娃對於自己為何要尋短,向她的父母編造了謊話;她的生活仍然一如既往, 只不過希特勒現在更加關心她,對於她無私而強烈的愛著他,也更加的心存感激。
這時的愛娃和希特勒都必須煩惱她父親的態度,因為她的父親曾經發誓:要是他在街上見到希特勒朝這裡走過來,他會馬上穿過街到對面去。如果費里茲.布勞恩發現自己「貞潔無瑕」的女兒, 和這個無賴搞在一起,一定會想辦法阻止他們的關係。所以愛娃只好繼續撒謊,而希特勒則從來沒接近過她父母居住的寓所。反過來,他安排一名自己的司機,開著黑色賓士大轎車,在街角接她上車。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掌握政權後一個星期,愛娃度過二十一歲生日。為了慶祝,希特勒送給她一組廉價的電氣石瑪瑙(tourmaline)首飾,她到死都視若珍寶。不過,在家裡她得把這組首飾藏起來。只有在和他一起的場合,她才會穿戴它。她的姐妹愛希和葛麗托,也替她保守這個危險的祕密。她們經常聽見愛娃用氣音悄悄的和希特勒講電話,可是從來沒有向父母提起。愛希覺得告密是不光彩的事情,而葛麗托則發現愛娃的祕密實在太令人震驚了。
雖然如此,愛娃努力想要征服希特勒的心,獲得的戰果卻寥寥無幾。她知道,他手下的黨人嘲笑她是個「愚蠢的女人」;她知道,他經常背著她和其他女人搞七捻三;她也知道,他毫無結婚的意願。希特勒也很清楚的表明,她只能是個「站在陰影裡」的女孩,會受到上流社會的蔑視;他還命令, 他們在一起時決不能拍攝照片。因為當時還沒有完全納粹化的公眾輿論,一定會拿他們這段不相配的感情來當作笑談。
愛娃也清楚,希特勒可能會殘忍無情,他解決麻煩、對待不肯服從他的黨人,辦法只有一個: 處決他們。一九三四年六月三十日,他殺害了數百人,有他的政敵也有堅定對他效忠的人。費里茲. 布勞恩知道後,大吼著說希特勒徹底瘋狂了。然而,愛娃卻接受了希特勒的解釋:對於部屬,他要求絕對的忠誠與服從,而他之所以不採用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是因為他自己就是「德意志民族的最高仲裁者。」 25 同時,愛娃也明白,違抗希特勒的下場很可能會讓她失去性命。
愛娃發現,所謂「猶太人問題」非常困難棘手。她自幼成長的環境裡,就有好幾位猶太裔朋友, 姐姐愛希還與一個猶太人談戀愛。不過,愛娃接受希特勒的判斷,認為猶太人汙染了這個民族。她很快的終止了和幾位有來往的猶太朋友的關係,不過在這段期間裡,她出面干預,讓一名猶太女子免於被逮捕,她送給這個女子一點錢,警告她馬上離開德國。(這位驚惶失措的女子,很明智的在隔天就逃往義大利。)
愛娃也勸希特勒,准許奧地利籍猶太醫師艾德瓦.布洛其(Eduard Bloch)出國,而不是被關進集中營;這位醫師之前在希特勒母親病重時,曾盡心醫治她,陪她度過最後的時日。希特勒答應了, 不過他派蓋世太保(gestapo)的特務到布洛其醫師家中,將從前希特勒親手繪製、送給這位良醫,作為他「永誌感謝之情」的明信片與紀念品,全部都沒收帶回。
除了上述這些斡旋舉動之外,愛娃對希特勒有害而危險的思想,明顯的照單全收。當然,愛希是站在堅決反對納粹反猶種族主義這邊的。在「紐倫堡法案」頒布以後,愛希的猶太雇主只好將她解雇,而他之後也逃離德國,躲到美國。愛希為之心碎,她和愛娃之間,因為希特勒和所謂「猶太人問題」,有好幾次激烈的爭吵。
然而就算希特勒有如此令人不寒而慄的缺陷,愛娃卻看見兩人共同的未來,她認為自己是他的靈魂伴侶,他畢生的摯愛;這個高貴無私的女性,將要與希特勒同生共死。一位算命師曾經預言, 有朝一日,德國人都會知道她是手握大權者的情人。愛娃相信這個預言會實現,而且小心翼翼而有技巧的勸誘她三心二意的情人。「從我們第一次相見開始,我就向自己承諾,要跟隨你到天涯海角, 甚至和你同生共死。你知道我一生都愛著你,」這番話到了一九四四年,愛娃會再向希特勒提起。
到了一九三四年,愛娃的父母終於發現她與希特勒的戀情。她的父親因為得知女兒是希特勒的情婦,深感羞恥,但是有鑒於希特勒如今位居元首,卻苦無辦法阻止。在愛娃曾經試圖尋短以後, 希特勒幾乎每個晚上都試著打電話給她,不過他仍然拒絕公開承認,愛娃是他的情婦。但當報紙刊載他與知名女星共進晚餐的照片時,他又感到飄飄然。或許他已經察覺,即使是在他的社交圈子裡, 最狂熱的納粹黨人中,也有人正在嘲弄他的性能力,說他是個性無能者。
一九四三年,有一名打字員因為引述下面這首受歡迎的諷刺短詩,而被判處兩年徒刑:「他的統治手法是俄國式的/他的髮型是法國式的/鬍子修剪成英國式的/而他自己並不是在德國出生/他教給我們古羅馬人的舉手禮/要求我們的妻子,生很多孩子/而他自己,卻下不出一顆蛋—/他就是德意志的領袖。」
一九三五年二月六日,也就是愛娃二十三歲的生日這天,她開始寫日記。在日記裡,她寫的頭一件事情,就是抱怨希特勒差遣他副官的妻子到霍夫曼的工作室送了許多花,把辦公室弄得活像殯儀館一樣。但是,愛娃長期以來想要得到的東西,希特勒卻沒有送給她:一隻小德國獵犬,可以在她每晚寂寞的等候行蹤飄忽的戀人時,陪伴著她。愛娃也怨恨自己還得繼續在霍夫曼那裡作事,好隱瞞她的真實職業:希特勒的情婦。在這樣的心情狀態下,她不斷暗示,如果擁有一處自己的房子, 他們見面就方便得多,而希特勒似乎認真的思考這項建議。
可是在這個時候,愛娃卻犯了一個戰略上的錯誤。她收到一張舞會的邀請函,就去請求希特勒讓她參加。他答應了,但是等到她真的離開他身邊去跳舞時,他卻一連好幾個星期不理會她,以作為報復。即使他人在慕尼黑的時候,也不打電話給她。有一次,愛娃滿心淒楚的站在一家餐廳外好幾個小時,看著他試圖引誘其他的女人。她悲哀的下了一個結論,可能他對她唯一的興趣,就是和她上床了。但是她也清楚,希特勒和同儕、黨人,甚至世界領袖打交道,全都非要按照他的方法來不可。要是有任何人質疑他,或甚至在對話中打斷他長篇大論的滔滔獨白,他就會不高興,或者大發雷霆。愛娃這次就是很不恰當的跑去跳舞,因而引發了希特勒類似的情緒反應,她應該丟掉邀請函,然後守在希特勒身邊。
一九三五年五月,愛娃發現她的感情出現一位勁敵:尤妮蒂.華可麗.密特福(Unity Valkyrie Mitford)。她是個兩腿細長、胸部豐滿的英國女子,父親是瑞德斯戴爾爵士(Lord Redesdale),母親黛安娜.莫斯里(Diana Mosley),是英國法西斯主義政黨領導人的小姨子。尤妮蒂對希特勒投懷送抱, 而他也熱烈回應。愛娃知道後非常沮喪。五月二十八日,她決定採取行動。她寫了一封短函給希特勒,定下時限,要他在規定期限之前和她聯絡。時間到了,希特勒沒有音信,她就吞下二十四顆安眠藥。這一次,發現她尋短的人又是愛希。愛希找來馬克斯醫師(這時他還沒逃往美國),他救了希特勒這個心煩意亂情婦的性命。
(尤妮蒂與姐妹們。)
愛娃尋短之前都會經過一番算計。她自殺未遂,果然贏回希特勒的注意,並且讓他決心要有行動。八月,他讓愛娃搬進一幢以她名義買下的小公寓,同住的有她的妹妹葛麗托,擔任照看她的女伴;另外還有一名匈牙利女傭照顧她們。希特勒拿來裝飾這個新愛巢的,全都是高價的畫作,它們要不是從德國境內的博物館裡「借來」,就是從猶太人的藝術收藏品裡搶奪而來。可是,愛娃最珍惜、最寶貝的畫作,卻是由阿道夫.希特勒本人繪製的《阿桑教堂》(Assam Church)。現在,愛娃遠離父母的住所,生活全由對她愈來愈用心的情人打理,她非常歡喜。至少,她不必工作上班了。
但是希特勒仍然對這個安排不滿意,尤其擔心鄰居可能會在他造訪時認出來。於是不久之後, 他就將這對姐妹遷往他們名下的房子,這是一處配備極為齊全的地下室,位於慕尼黑郊區。他為愛娃架設一條電話專線、一輛賓士座車,配屬一名全天待命的司機,還有一份最好的大禮:兩隻活潑的蘇格蘭小獵犬,史黛西(Stasi)和內格斯(Negus)。
愛娃.布勞恩就此成為希特勒的「專職情婦」,或者,如同他對她的稱呼,成為元首的「親密友人」 (chère amie)。她終於感覺安心自在了,於是興高采烈的花時間將自己打扮得美麗動人、曬日光浴, 和兩隻蘇格蘭狗兒玩耍(稍後希特勒又送她一頭德國牧羊犬)。愛娃對葛麗托吐訴心情,和她交換八卦,葛麗托和好幾位黨衛軍的人約會過,最後嫁給黨衛軍中校赫曼.費格林(Hermann Fegelein), 他是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Himmler)派在希特勒官邸的聯絡官。
這對姐妹也出門逛街購物,愛娃為此還建造一間寬闊的衣帽間,好擺放高雅的衣飾、鞋子,以及珠寶首飾。每天下午,她專屬的美髮師會過來替她修飾頭髮。愛娃進食非常節制,而且規律運動, 好保持身材纖細苗條,而不是成為希特勒喜歡的豐滿有肉類型女子;這是她對於希特勒一種有計畫的違抗行為。在他們頭一次同床共寢,希特勒可以見到她赤裸的身體以前,愛娃在胸罩裡墊手帕, 好讓希特勒以為她的胸部比真實的尺寸還大。希特勒知道真相以後,抱怨她身材瘦弱,責備她成為時尚流行的奴隸。可是愛娃實在是太害怕變胖了,說什麼也不願意增加體重。
愛娃的表妹吉兒楚.衛斯克(Gertrude Weisker)於一九四四年,應愛娃的邀請,在希特勒外出時和她作伴。吉兒楚回憶,愛娃每天更衣五次,並且以游泳和運動來「填補她心中特別的空虛。」 愛娃還建議吉兒楚去聽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廣播,不過,在德國收聽敵方廣播,這可是觸犯了重罪。吉兒楚收聽廣播、作筆記,然後去向愛娃報告戰爭進度。
為了讓自己窮極無聊的日子有事情可忙,愛娃開始關注親情問題,她終於和雙親和解,她的父母也接受了女兒生活在罪孽之中,而且和一個大她二十三歲的男人同居。更加勇敢大膽的是,她設法讓希特勒的親密朋友圈,還膽敢瞧不起她的人在社會上無法立足。頭一個滾蛋的是希特勒同父異母的姐姐安琪拉,也就是葛莉的母親。她說愛娃是街上站壁賣淫的流鶯。希特勒聽到之後非常生氣, 下令要安琪拉離開他的房子。
沒過多久,愛娃的住處就成為希特勒的避風港。在午夜時分,他會帶著沮喪的情緒,怒火中燒的來到她這裡,而隔天早晨離開的時候,則神清氣爽而且精神振奮,這都要歸功於他情婦百般溫柔的撫慰。愛娃專心的傾聽他長篇大論的獨白,包括他在情緒激憤之下詆毀猶太人的冗長演說,這是要他吃下晚餐時的固定程序。雖然愛娃身受開明自由的高尚家教薰陶,她卻準備在希特勒狂熱的祭壇上,犧牲她家庭的規矩。他並不喜歡「愛好政治的女人」,所以愛娃和政治切割,也和道德感切割—這是她從他那裡學來的道德標準。
不過,她的姐姐愛希,行事作風顯然和她不同。愛希有一次曾經為了她仰慕的猶太作家亞瑟. 恩斯特.魯特拉(Arthur Ernst Rutra)被捕,而試圖出面干預。結果,魯特拉不但沒有因此獲釋,還因為「試圖脫逃」而被開槍打死。從那時起,愛希就不再「路見不平」了。「那時我明白,」她在戰後回憶:「如果我再有任何的干預介入︙︙不但不是在幫助猶太人,反倒是加速他們的死亡。」
很明顯的,愛娃在戰爭開打之後,並沒有遭受和姐姐同樣的良心危機,而且她一定曉得,在集中營裡發生了什麼事情。海因里希.霍夫曼經常拿鄰近的達豪集中營裡發生的事,當成笑話講給她和希特勒聽,藉以取悅他們;在一九四四年,愛娃的住處因為一次空襲而受損後,達豪集中營派了一名奴工來修繕房子。在葛麗托嫁給赫曼.費格林以後,愛娃拜訪他們的新房,可能見到了在費格林宅邸裡工作的集中營囚犯。到了大戰快結束的時候,飢餓而衣衫襤褸的俄國俘虜,也成為到處都可以看見的景觀。愛娃對此視而不見,因為她毫無興趣。
但是當愛娃真的關心某個議題的時候,她確實能夠發揮影響力。在希姆萊下令關閉女性美髮沙龍時,愛娃出面遊說,讓他收回成命。她主張說,為了在前線作戰的丈夫和情人,德國女性需要擺出她們最好看的一面。愛娃也讓當局撤銷了禁止在黑市購買食物的規定—除此之外,善良的德國婦女還有什麼辦法,能餵養她在前線作戰的丈夫和孩童呢?她說服希特勒下了一道命令,德國士兵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都要站著,好讓婦女能坐下。
到了戰爭末期,愛娃得知有一名將領揚言,要是希特勒無法和盟軍談妥一個令人滿意的停戰協議,他將違抗元首命令,拒絕處死三萬五千名俘虜。她不知是怎麼辦到的,居然讓希特勒任命這名將領監管所有戰俘營,這實際上救了許多人的性命。希特勒下令引水灌入隧道,以遲滯蘇聯軍隊攻勢,愛娃也說服他延遲執行。由於有許多德國士兵和民眾在那裡避難,她希望能給他們逃離的時間。不過,對於猶太人,她沒有任何表示。
同時,愛娃還靜靜傾聽希特勒長篇大論的闡述,他對於女性僵硬刻板的陳腔濫調。他評論說, 嫉妒之火可以將一個本來最脆弱不過的女子,轉變成一頭猛虎;而已婚女子在本質上,則是非常嚴格苛刻的。當費里茲.紹克爾(Fritz Saukel),這位殘酷又惡毒的納粹「勞動力調配全權總代表」,向希特勒報告:淪為奴工的外國籍女性有百分之二十五都還是處女時(紹克爾逼迫這些女性,強制檢查她們是否還保持童貞,從中獲得很大的快感),希特勒聽後卻無動於衷。他聲稱,處女童貞這回事被過分的高估了,是或不是處女根本沒有什麼特別不同之處。至於愛娃在和他發生關係前仍是處子之身,則是上天送的厚禮。
希特勒和愛娃只在兩件事情有同樣的熱情:他們都相信元首不是個普通男人,他們也都熱愛狗兒。即使在喜歡狗這一點上,希特勒還要分別品種,就像他看待某些人類種族一樣,認為他們荒謬而不值得存在於世界。他拒絕和愛娃的兩頭蘇格蘭小獵犬一同入鏡拍照,愛娃一直想養一頭德國獵犬,希特勒卻從來沒有送她。不過他卻很喜愛德國牧羊犬,稱讚牠們的勇氣、聰明和忠誠。他特別眷戀自己養的母狗布朗蒂(Blondie)。
(兩人都愛狗。)
愛娃全心全意的奉獻,和她如狗對主人一般忠誠的愛情,開始獲得回報。在這幾年,她在納粹高層菁英圈子得到一席之地,而且成為希特勒的正式女伴。在德國的國勢日漸敗壞的同時,希特勒對於她的慰藉的依賴,也愈來愈深。但是他決不會娶她為妻,這一點他非常堅定。「婚姻最糟糕的部分,就是它製造出一堆權利,」他會這樣說:「所以結交情婦,還是比較明智之舉。這樣一來,就沒有必須要承受的負擔,所有的事情都簡單明瞭,是美好的贈與。」他又趕緊補充說,這種對於婚姻制度的嫌惡,「只在傑出男性」身上才適用。
到了一九四五年,德國戰敗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希特勒孤身一人徘徊沉思,只帶著布朗蒂去散步。他懷疑敵人想要下毒加害,所以每次進食之前,總要讓人先行試過食物。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心理狀態也隨之敗壞。他的耳朵和頭持續隱隱作痛。消化系統的毛病折磨著他。他的雙手顫抖。愛娃非常替他擔心,像個老媽子一樣照顧他、哄著他,好像他身上的一切疾病都是她在瞎操心似的。「你是唯一一個真正在意我的人,」他會這樣抱怨。30 這句話真是完全正確,因為這時有許多納粹官員和士兵,已經開始拋棄這位將德國帶往亡國之路的元首。
一九四五年四月,末日已在眼前。希特勒此時已移居柏林總理府地底下的豪華雙層碉堡,而愛娃陪在他的身邊。她還是持續修整指甲,妝點頭髮,每天仍然換好幾套衣服。儘管身邊的每個人此時都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她還在強顏歡笑。她找到一些值得慶祝的名目,尤其是當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死訊傳來時,更是歡欣鼓舞。四月二十日,她為希特勒的五十六歲生日,舉辦了一場派對。大部分納粹的高級官員都現身參加,可是等他們見到身心狀態日益衰頹的元首時,寫在臉上的全是驚恐,這就毀掉了本次歡宴;希特勒早早起身,離開這場為他而辦的宴席。
希特勒這場搞砸了的生日宴席過後沒多久,第三帝國就宣告垮台。希特勒安排最後一架飛機, 載運愛娃、他的祕書和廚子離開柏林。愛娃拒絕了,她握住希特勒的雙手,充滿愛意的說道:「可是你知道,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的。我不會讓自己被帶到別的地方去。」 於是頭一次,希特勒在眾人面前親吻情婦的雙脣。
那夜晚餐時分,他將裝有氰化物毒藥的小瓶,分發給愛娃和在場的其他女子,她們全都誓言陪在他的身邊。愛娃努力想要維持冷靜。她寫了一封令人感傷的信給葛麗托,表示她和元首度過一段完美幸福的時日之後,能夠和他一起死去,已經心滿意足。「有元首在身邊,我就什麼都不缺。現在, 在他身邊死去,讓我的人生能圓滿收場︙︙這是身為一個德國女性,應該有的結局。」 她還吩咐愛希,毀掉與她有關的一切文件。愛娃擔心她美髮的帳單會激起指控,說她太過奢侈。
希特勒正在擬定他最後的計畫。他的文件和私人物品都準備要焚毀。他正在盤算,要舉槍自盡, 還是吞氰化鉀而死。而就在末日前夕,他決定迎娶愛娃。她知道之後欣喜若狂。到了這時候,她並不想倉促舉行婚禮,而是刻意打扮,仔細計畫。她穿上希特勒最喜歡的衣服:一套黑色絲綢洋裝, 有細長的袖子,肩膀以粉紅色的玫瑰花裝飾。一如往常,她的頭髮是新近才剪燙好的。
四月二十九日午夜過後,地堡內已經聽得見盟軍飛機在上空呼嘯,而蘇聯坦克則在幾個街區之外轟隆開來,愛娃和希特勒肩並肩站在一起,相互盟誓對彼此的愛,至死不渝。婚禮之後,隨即舉行了一場早餐宴會,兩名婚禮主持人,以及參加的來賓們,縱情享用香檳、紅酒和夾心糖,然後競相發表荒謬的演說,鼓掌喝采,相互敬酒。
愛娃現在只擔心一件事,她的妹夫,也就是葛麗托的丈夫赫曼.費格林,這時已經升為將軍, 卻沒在婚禮上現身。她在警衛遞過來的一張紙條上,發現費格林缺席的原因:他已經遭到拘捕,並被判處死刑,正懇求愛娃救命。 * 愛娃去找她的新婚夫婿,這時他正忙著口述最後一份遺囑。她提醒希特勒:葛麗托已經懷孕了;是不是能槍下留人,好保下費格林一條性命呢?
「我們不能容許家務事阻撓法紀伸張,」希特勒回答:「費格林是個叛徒。」接著,他又回過頭去, 分析起第三帝國敗亡的原因,並且將毀滅的結局,全歸咎到猶太人身上:「時光會飛逝,但是在我們城市和建築物的廢墟上,對最終要負責任的人們的仇恨,將永遠不會消失。他們就是對眼前這一切負有責任的人們:國際猶太人集團和他們的支持者。」
通常馬上會振振有詞地抱怨的愛娃,這時揮淚走回她的寢室。沒多久,她的丈夫一聲令下,愛娃的妹夫就被處決了。在此同時,希特勒正在紀錄自己對猶太人的惡毒痛憤,並且為他迎娶年輕女子為妻的舉動,找尋合理的藉口;因為這名女子,在與他多年「真摯的友誼」之後,下定決心要留在柏林,與他同生共死。「她和我一樣,」希特勒說:「寧死也不願意在失敗或被俘的恥辱下苟活。」
當希特勒和愛娃慢慢吃著他們結為夫妻以後第一頓、也是最後一頓早餐時,侍從人員將一份路透社的新聞專電呈給希特勒閱讀;這份電文報導,墨索里尼和情婦克拉拉.貝塔希(Clara Petacci)被俘和遭到殺害的經過,他們的屍體被拖行經過米蘭的街市,然後頭朝下腳朝上的懸吊在廣場示眾。看完電文以後,希特勒驚駭莫名。他下令將汽油運進地堡,以確保他和愛娃死後,能夠焚毀屍體, 而不至於遭受凌辱。他還將一小瓶毒藥交給侍從副官,指示他將布朗蒂毒死。幾分鐘之後,布朗蒂和牠生下的五隻小狗全部死去。
汽油的強烈氣味,現在從地堡的出口處瀰漫進來。蘇聯軍隊距離這裡只剩下幾條街了。愛娃回到她的房間,洗了頭髮,整理髮型,重新化了妝。下午茶時分,她和希特勒向地堡裡的所有人道別, 然後各自回到房間。幾分鐘以後,房間裡傳出一聲槍響。希特勒在服下氰化物之後,對自己開了一槍。愛娃則隨即死去。
他們的遺體被拖運到帝國總理府後面的花園,澆上汽油之後點火焚燒。在此同時,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的妻子瑪格塔.戈培爾(Magda Goebbels),將自己的六名孩子逐個殺害,然後自己服毒而死。她的丈夫約瑟夫.戈培爾則開槍自盡。在蘇聯紅軍進入,並且「解放」總理府的同時,空氣中瀰漫著愛娃和希特勒屍體焚燒的焦臭味,這是第三帝國最後時刻應當出現的氣味。
愛娃.布勞恩作為阿道夫.希特勒情婦的故事,平淡無趣得令人驚訝。雖然她受過良好的天主教教養,愛娃.布勞恩卻另從煽情的浪漫愛情小說裡,汲取出自己信奉的人生準則:真愛能夠戰勝一切,而一個好女人必須要守在她的男人身邊。她不熱衷政治,喜歡說些八卦傳聞,這都能帶給元首消遣與安慰,還能激勵他邁向隔天的戰鬥。這段感情關係,也讓他重拾信心(如果他需要重拾信心的話),相信自己是個天才,而在他腦海裡擘劃的德國,也將以他熾烈的才智建立起來。每天進行的儀式性動作、溫柔親切的暱稱,還有道德感的拋棄—全都是他們這段陳腐乏味戀情的一部分, 而且深陷進一股難以言說的邪惡裡。
*本文選自《情婦史》下卷(時報出版)第一章〈性關係與猶太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