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守門人》選摘(1):台大新聞E論壇出現之前

重回三一八現場,這一夜讓台大新聞e論壇成為「新媒體」。(新聞e論壇提供)

這一切,要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說起。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決議,服貿協議本文應經立法院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二○一四年三月十七日,服貿協議召開第三次初審,民進黨立委強占主席台,試圖杯葛會議,混亂中,會議主席國民黨立委張慶忠手持麥克風,三十秒內在廁所旁宣布決議—將服貿協議送院會存查。此舉隨即引發台灣社會議論,多個反對服貿協議的公民團體齊聲抗議,並宣布於隔日晚上,在立法院羣賢樓外舉行「服貿協議粗暴闖關羣賢樓前守護民主之夜」晚會。

(張慶忠的三十秒,立法院的這一夜,讓一切改變了。李清遠攝/新聞 e論壇提供)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彭筱婷、李嘉軒和林婷憶為了必修課「當前新聞議題講座課程」的團體作業,抵達晚會現場採訪。同班同學陳貞樺、藍婉芸和呂伊萱一方面陪同學做採訪,一方面想看看現場情況,便一同前去。

經過事前規畫,筱婷、嘉軒與婷憶三人希望報導不同人士對於服貿協議的看法,因此分頭採訪,當時還曾在舞台後方找到陳為廷,他一手拿著菸,很不自在地說「你們看我好像沒事,但我其實很忙」後,便拒絕採訪。

以記者的身分進入立法院

晚會人潮並不多,進行到約莫八點半時,貞樺和婉芸先行離去,筱婷等人的訪問也進行到尾聲,正準備打道回府時,舞台方向突然傳來「衝立法院!」的喊聲,緊接著就看到大批人潮往立法院側門移動。筱婷、嘉軒、婷憶和伊萱馬上跟進到群眾中拍照,筱婷說:「那時一心想著,一定要離事發現場夠近,才拍得到畫面,所以抓著嘉軒的手機一路衝到最前面拍,差點跌倒在衝撞人群中。」嘉軒回憶起手機借給筱婷時的畫面,仍十分鮮明:「她跟著人潮努力往羣賢樓的門裡擠進去,想要拍到人衝進立法院的畫面,我因為場面太失控被人潮推擠出去,只看得見我那有白色翅膀的手機殼在她手裡,一直在空中飛舞,後來就漸漸看不見她的手了。」

一開始,現場多數民眾對於闖入立法院的行動不知如何反應,前方一小撮人在推擠衝撞,後方大批群眾保持一定距離,似是觀望,許多人也拿出手機記錄。混亂中,四人被人群沖散,其中筱婷、嘉軒與婷憶三人好不容易在立法院側門會合,此時側門旁的地下室鐵捲門不知為何已被打開,三人見伊萱進去後,便討論是否要進入立法院,婷憶說當下其實是有顧慮的:「因為我們沒有記者證,但討論後認為,為了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即使是違法,我們也必須以記者的身分進入立法院 。」

(第一張記者證/新聞e論壇提供)

筱婷、嘉軒與婷憶進入立法院後,全程目睹抗議民眾打破玻璃門、與警察激烈衝突,也聽見混亂中不時傳出引導群眾的明確指示,過程中三人持續以手機錄影,伊萱也遊走在群眾中拍照,側記行動,一路跟進了議場。筱婷與婷憶查看被砸碎的玻璃門時,撞見氣喘吁吁的林飛帆,兩人立即攔下他,拿起手機採訪。

第一則臉書即時新聞

簡短訪問結束後,三人再度會合。由於僅剩婷憶的手機有電,因此她與筱婷、嘉軒便四處尋找插座,而走到了二樓媒體席。將該充電的設備接上電源和布置器材時,三人順便觀察立法院內的情況。此時三人看見伊萱在議場一樓到處拍照,而抗議群眾不斷高喊著「全面占領主席台,重啟談判!」、「今天過服貿,明天拆政府」等口號。四人也同時目睹了抗議群眾在主席台和議場二樓,綁上自備的「拒絕服貿闖關」、「七成五台灣人民要求逐條審查」等布條表達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