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書摘(3):與生活脫節的山寨建築

無錫的「白宮」,前方有幾處魚塭以及相鄰的未開發地區。(時報出版提供)

雖然中國複製聚居地的城市規劃師、設計師、專家和促銷人員,盡可能地控管複本的各個層面,但擬像部分仍與當地生活領域脫節。在開發商選擇性地複製歐美建築元素的同時,也得保證他們會將當地重要到令中國居民拒絕放棄的生活特點納入其中。這些往往是「不可妥協」的中國元素,例如廣泛的家人關係(包括幾代同堂,與生活在一起的幫傭)、住屋內的庭院、爐灶(即廚房)以及風水等。許多這類的元素和建築的風格在毛澤東時代都曾被迫妥協,然而現今的中國房主急著想要將它恢復。這些中國建築和都市化微妙的影響,導致擬像景觀在「西化」的同時,還必須確保中國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其中得以繼續保存。

*崑山英國鎮開發區入口處的噴泉,對居民而言,自宅將合併有「古典英式建築概念」。 (時報出版提供)

雖然是從多方面來看西方與西式,但在主題城鎮景觀的別墅規劃方面,經常是為了要更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而加以調整。例如上海的北歐新鎮,住屋設有距離廚房不遠的小臥室和浴室,以備中國上流階級的家庭傭人所使用;另外設有足夠數量的臥室,以適應傳統的三代同堂家庭。房地產經紀人透過迷你模型或是樣品屋,引領潛在買家在北歐新鎮間遊覽。他們並且會向客戶謹慎表明,哪一間臥室最適合祖父母輩的家人居住(通常位於一樓且鄰近浴室),並且明確地指出額外的臥室可當作其他親戚的臥房(而非客房或是其他類型的生活空間)。

部分社區甚至已經將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加入住屋布局。「庭院,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難以割捨的東西,」銷售手冊中解釋。「我們的祖先在大宅院、公寓等建物中出生、成長;正因如此,回歸庭院生活是無數家庭的希望。」在聖卡洛斯社區,洛可可式的外牆和天井兩側的希臘雕像被排屋中心的露天庭院所取代。

此外,這些住家的廚房規劃,為了便於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加以調整。新南威爾士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阮昕提到,對比典型西方住宅中的開放式廚房,這些廚房是「獨特的當代中國」,封閉並完全與用餐區分離。廚房配備也迎合了中國人的烹飪需求:烤箱通常被省略;爐子的範圍加大使其能放置中式鍋爐;不鏽鋼罩的設計可過濾烹煮過程產生的油煙。

20141111-SMG0004-004-中國的山寨建築(時報出版提供)

*「上海的小白宮」,它是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始建於1905年,用來作為法國租界工商會主任的住家。(時報出版提供)

風水法則經常應用來確定西方風格住宅區的建地方位、布局和景觀。依據風水法則,南方是最吉祥的方位,水是財庫象徵能聚集財氣;因此住宅朝南並面向人工運河,是這些社區的共同特徵。在如天津的「團泊新城」或上海的鼎邦麗池等發展建案裡,住宅全部朝南、面向人工水域。羅店鎮的物業經理尹黛解釋說,買家將聚居地內的小型人工湖視為「最吸引人」的房產特徵。她接著說:「商人愛水:他們認為水會幫助自己賺大錢,獲得好運。」

而當多數社區遵循最大土地使用效能、住屋朝南的典型當代中式建築原則時,包括魏瑪別墅在內的房地產,依舊堅持模仿歐洲城鎮的曲線布局。但建商在規劃時仍藉著平行式的對齊住屋,使朝北的單位數極小化,並且這些朝北的單位標價也較低。